第七十五章 传旨[第2页/共4页]
城西,曹府,客堂。
马俊定了十月初二离京,去湖南长沙县任县令。
后堂里,紫晶与庄席两个神采都有些凝重。高朋楼的胶葛,小满回府对两人说了。曹家处境难堪,眼下两人都悬着心,不晓得这所谓圣旨到底是福是祸。雷霆雨露,具是天恩,曹家又那里有回旋的余地?
此时,不远处清楚地传来鼓乐声,康熙天子在乾清门早朝听政。
刚落座时,另有人探头探脑地扣问他父祖的官职爵位,传闻是个从三品官的儿子,父亲爵位不过是个二等男,对方神情立即冷酷下去。
马俊带着几分读书人的狷介,在谋缺时不肯动用伯父的干系,成果落得个附郭知县。不过,瞧他的精力头儿,实在是很有信心的模样。他在侍郎府里好几年,已经远非昔日阿蒙,曹颙对他倒是没有甚么好担忧的。马家就这一棵独苗,长辈们当然不成能袖手旁观。上头有人好仕进,何况上头的这位又是二品京官。就算是看在马俊伯父面子上,信赖湖南的那些官员绝对不敢刁难他。
与十六阿哥相随到阿哥所,过后曹颙本身遵循凌晨来的线路,从东华门出宫。
曹颙本来另有几分担忧,怕本身刚到这里,有人要跳出来给个上马威。到了后才发明竟似高看了本身,那些个伴读里都是八旗世家后辈,乃至另有宗室,本身这个外官之子底子就称不上分量。
魏珠起家笑道:“曹侍卫现在儿在上书房,今后自当常见的,还是让咱家先结了差事,我们再闲话!”
*
早餐过后,到了辰初二刻(凌晨七点半),就是汉徒弟来讲课,学习内容就是《四书》、《五经》与《资治通鉴》等。这些内容,曹颙在江宁时已经学了七八年,已经很熟谙。因伴读徒弟都是翰林院的翰林,讲起书来另有一番味道,课程倒也不显得古板。只是讲课时候太久了,到了午正(中午十二点)才结束。
马家虽不是旗人,但是世代诗书传家,祖父那辈就入朝为官,到马俊父亲这代,兄弟两人都是进士出身,此中马俊的伯父还是探花落第。兄弟两个,一个为京官,一个为外官,现在一个是二品侍郎,一个是正四品道台,在汉官中也算是显赫。
两人到了客堂,马俊明日要夙起赶路,行囊物品都筹办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