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论剑六境[第1页/共4页]
望着少林寺,独孤康安静无波的心机,俄然忐忑不安了起来。
独孤康品着茶水,暗自感慨:少林寺衰弱了。此时的少林,有些外强中干,远没有唐朝时强大。
“不滞于物,草木竹石都可为剑,此境地以微小之物为剑,可称为弱剑之境!”少林方丈道,“锋芒之剑、无常之剑、无锋之剑,皆是要借助外物,或是靠外物给心灵以自傲。而到了这一境地,完整舍弃了外物,唯有自我,唯故意灵是实在的!”
“完整舍弃了外物,唯有自我,唯故意灵是实在的!”独孤康思虑着,有些苍茫,有些猜疑,又有些彻悟,心机不定,思路混乱。
这已经不是他能希冀的!
世上,习武之地多之又多,但是能称为武学圣地,唯有少林。
“那一下境地?”
ps:求保藏,达到一千时会加更。
回想着一起征程,独孤康感慨非常。
“大道如圆,而我等所知,在圆内;不知,在圆外。只要无知者,才会说天下无敌。越是强大,圆圈越大,越是感知本身无知。唯有破掉圆圈,翻开一个口儿,才气摆脱大道的束缚!”
独孤康大吃一惊,而后有些受从若惊,少林方丈,亲身在门口驱逐,够给他面子了。
“方丈,剑道分为几个境地?”孤傲康问道。
这一卷,名为剑魔,报告的是独孤求败的故事,报告我心中的剑魔。
“我正在这个境地!”独孤康点点头说道。
庙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修建,牌匾上写着:少林寺。
“贫僧,恰是少林方丈!”
“而剑道最高境地,则是无剑之境!”少林方丈说道,“道有三境,道在我在,可为大罗;我在道在,可为贤人;无我无道,可为浑沌。无我,非是我不存在,而是废除自我范围;无道,非是没有大道,而是废除大道范围!”
知客僧笑道:“如果有那一天,我少林双手欢迎!”
“剑道,没有了锋芒,还是剑道吗?锋则必挫,只因不锋;刚则必折,只因不刚!”少林方丈接着说道,“好钢炼好剑,很多材质不可,天然炼制不出好剑。”
“就好似当年,后周柴荣打天下,靠的不是诡计狡计,靠的不是各式算计,而是心中热血,靠着凌厉锋芒。如果论及诡计算计,后唐、后汉、后蜀、辽国等,皆是人才辈出,柴荣不及也,却多次败于柴荣!”
“下一境地,是甚么?”
“完整舍弃外物,不是不消外物,而是将心放大最大。万物皆有限,唯故意无穷。心有多大,六合就有多大;心有多宽广,你的剑道就有多强!”少林方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