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乱世国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1) 藏宝图[第5页/共7页]

我当时对壮锦倒是没在乎,但是见到这几个印上去的字,倒是大吃一惊,问他这是如何回事,他说,这是一枚汉人的印章,是从上代土司那边传下来的,他女儿绣完这幅壮锦,感觉边角上另有空余,但画面是遵循面前风景而绣,添点甚么,也不太象,干脆就盖上了这枚印章。

今后,王莽兵败他杀,天下大乱,刘秀获得天下,称为东汉,玺到了刘秀手里,重新成为汉朝国玺。

本朝以来,传国玺一向未见,固然各代君王都刻了无数玉玺,但那只是因为没有传国玺,而不得已才为之,只要那一枚真正的传国玺,被各朝君王视为‘天命所归’的意味,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含义。别的各种玉玺、国宝,和它比起来,都差了不但一个品级,如烛光之比日月。”

揭开黄绢,暴露物件本质,是一段古铜色大木,木质精密如铁,泛着暗黝黝的光,敲之,声音清越,刘秀才抢先叫道:“茵陈木。”

唐末,天下大乱,传国玺历经后梁、后唐,到后唐灭亡前,最后一任天子李从珂度量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落。

有的说:“那里还能找见传国玺的踪迹?几百年来,为了这件国之重宝,多少代天子,穷尽了心力兵力,举国搜索,都难觅陈迹。唉,传国玺,牵动了多少帝王心啊。”

说到这里,胡员外插嘴道:“换了任何人,也不肯解缆的。”

隋灭亡后,萧后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是以,唐高宗李渊得天下时,是没有玺的,成为他一大憾事。而后不久,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后返归中原,传国玺终究现身中原,到了唐太宗手里,太宗龙颜大悦。

再说和氏璧,厥后展转到了赵国寺人缪贤手里,又被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传闻今后,给赵国发信,情愿以十五座城池,调换这块和氏璧,当时秦国强大,赵国强大,赵惠文王非常忧愁,相国蔺相如说,情愿送此璧入秦国,换那十五座城池,因而,蔺相如携璧入秦,公然不出所料,秦昭王见了宝贝,欢乐不已,但对调城池之事杜口不提。蔺相如心生一计,说璧上有块瑕疵,秦王从速让他指出,蔺相如拿过璧,举过甚顶,作势要把它摔碎,与秦王据理力图,表示宁死不辱任务,终究使秦王让步,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这就是汗青上驰名的‘代价连城’和‘完璧归赵’。

那文士说:“不错,这八个字,确是谁都能够写,随便拿块石头刻个假玺,也能够盖上这几个字,但是,我获得这块壮锦之时,把这几个字留在锦上的人,别说篆字,连浅显的汉字,也不熟谙,乃是目不识丁的苗疆蛮人,他们本身族人,没有笔墨,汉字更不熟谙。”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