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堪怜[第2页/共5页]
这一段汗青遗留题目,在韶韵小的时候就总被石婆婆提起,大人只当孩子不记事,却不晓得韶韵不普通,听了都记了下来。
最后想的是等李氏好了如何如何,成果李氏的身材老是不好,产前没保养好,产后即便有石婆婆帮手,这小家也没甚么钱给她买补品,李氏怕惹得韶志活力,更是不敢乱费钱,就找了偏方吃着熬着,成果熬到了韶韵四岁的时候归天了。
想了想,韶韵翻出一个小巧的金饰盒来,那是自家娘亲曾经用过的,只是内里的金饰现在少得不幸,除了一个雕工精彩却看着不值钱的黑木钗,以及配套的一个镯子,剩下的就是韶韵小时候带过的长命锁,固然是银子的,可那轻飘飘的重量一掂就晓得很便宜。
大梁的律法对嫡庶的端方严明,大梁的先祖曾有言:庶出乃祸乱之源。有了这话作为根据,嫡庶的分别便上纲上线,即便有那宠妾灭妻的官员,也不敢明着心疼本身的庶出后代,庶出后代的报酬比之嫡出后代,低上一等那是必须的,不然便要问罪。
韶韵的名字还是李氏给取的,取好以后问了韶志一句,韶志说了个“行”,还不忘嘟哝:“女孩子,随便叫个甚么就成了,哪用操心机惟?”
这官那里是那么好得的,家里也不是个富的,为了供他这个小儿子读书,父母跟两个大的都闹翻了,本想着砸锅卖铁供出一个官来,哪怕是个秀才,那也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光荣得很。成果也不知他是学问不好,还是时运不济,考到了老,阿谁童生试都没考畴昔。
李氏出产的时候大出血,差点儿就没了,厥后侥幸亏了,却也在床大将养了半年多,那半年多数都是石婆婆在帮手带着孩子,李氏年青,有身时候不会保养,生下孩子没奶水,韶韵当时候跟小猫一样的,还是石婆婆用米汤一点点儿给她喂大的。
那两人吓着了,又有正妻身边跟着的下人嚷嚷起来,左邻右舍也都闹起来了,这两人还没出村庄就被逮住了。这件事情节简朴,又是铁证如山,那两人被逮了个正着,连公堂都没有过,就被本地的私刑措置了,不消说都是个死。
木制的金饰盒看上去便很浅显,平平允正的方形,用不穿的旧衣服夹裹着放在箱子的一角,韶韵谨慎地藏着属于本身的珍宝,这箱子里的东西都被韶志翻过一遍了,值钱的他早就拿走了,如何也是不会再来翻一遍的。
韶志半夜里跑了一趟,作为李家的姑爷,他原是想要顺道领受那些金饰的,成果却被正妻的娘家给要了归去,他虽是个捕快,却比不得人家的弟兄多,又不占着甚么理,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没有姑爷担当丈母娘遗产的事理,何况李氏是庶出,出错丢人的阿谁才是她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