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认亲[第2页/共3页]
“阿凤,你不记得我了吗?”项怀平问话的语气随便暖和。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在偏堂呆了半天,也不见有人理睬他们。沈妍见汪仪凤满头满脸的汗,晓得她忧急于心,不敢多言。通辑令上说他们母子涉嫌杀人,若他们在府衙悄无声气消逝,只需编几条证据把杀人罪名坐实,顺天府也算辑凶胜利了。
项怀平沉思半晌,说:“汪氏,你们母子先到偏堂歇息,本府自有定论。”
沈妍看到顺天府衙的场面比影视剧中开封府的场面大很多,光荣能亲眼所见,却也因为场面充足严肃而感遭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她舔了舔嘴唇,刚要开口诉冤,见汪仪凤给她使眼色,她从速今后蹭了几步,低下头,不敢再吭声。
“多谢大人。”汪仪凤母子见礼伸谢,刚走到门口,又被项怀平叫住了。
官员及亲侍从侧门出去,衙役们松弛下来,坐到旁听的椅子上,兴趣勃勃群情此事。两个衙役把汪仪凤母子带进偏堂,问了他们一些闲话,对他们还算客气。
求支撑求保藏……
沈妍长舒一口气,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人也感遭到疲累。告状这类事也讲究缘法运势,不是哪个有冤的人都能碰上彼苍大老爷。顺天府的官员看到他们状告沈承荣,没把他们吵架一顿、赶出去,而是在筹议,就足见对此事的慎重。
她和沈承荣是私订毕生,汪家以她为耻,底子不屑于跟亲戚朋友提起,怕家丑传扬,才让他们草草结婚,又让她仓促忙忙跟沈承荣回了彬州。
------题外话------
“民妇……”汪仪凤一脸苍茫,不敢正视项怀平。
几名官员跟汪仪凤见礼,自报家门,说尽好话安抚她,又夸奖沈妍姐弟。汪仪凤很冲动,回礼时泣不成声,又让沈妍姐弟给项怀安等人行大礼。
“阿凤,别哭了,别说是你,就是别人碰到这类事,到公堂告状,我也会秉公措置。”项怀平叹了口气,指着他身边的官员说:“他们同我一样,都是令尊的门生,传闻这件事,都愤恚不已,不管如何,都要替你讨个公道。”
沈妍惊奇,让贱民身份的被告到偏堂歇息又是甚么桥段?时装影视剧中没见过。这案子顺天府是不是要受理,府尹不明说,沈妍为此悬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