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门卖人参[第1页/共3页]
最让宁娘无语的一个发明是,元宝街的两个街口。这一边连着的是教书育人的清风书院,那一边挨着的倒是镇上最着名的胭脂巷。
清风学院往东走不过五六分钟便是元宝街。街口便有零散几家早餐摊子正在做着开张前的筹办,卖菜的摊子出的倒是多些,现在街上的行人未几。早市起码要六点钟摆布才会热烈。
安雪看着娘亲杂耍普通的就“变出”白花花的银子,高兴的呵呵直笑,在小孩子的内心,父母老是三头六臂无所不能,是以对于安宁娘如何用一根“萝卜”赚得这些银钱,安雪一点迷惑都没有的就接管了。
方才迈入四月下旬,早上的气温另有些微凉,踏过路边的草丛,垂在脚面的衣摆和露在内里的鞋尖很快被露水沾湿。
裹着好闻的香草的荷包三十文一个,编着结的红头绳六文钱,看着做工料子都很普通的头花二十文钱一对。
安宁娘吃得快,在安雪小口小口的喝着豆汁儿时,她跟舀豆汁儿的伴计扣问了县城里药铺的位置。然后便望着开端垂垂热烈的街道思虑着一会儿去哪家药铺将怀里的人参卖掉最好。
人穷志短,安宁娘很没出息将铜子的数量都数了一个遍,肯定无误后才在伴计的白眼里讪讪一笑告别分开。
一番唇枪激辩后,人参的身价只涨了二两银子,宁娘摇点头表示不对劲,分开了药铺。坐堂大夫没有再挽留,在他看来,除非哪个药铺的大夫功力不大,看走了眼,不然这小我参的代价也就在四十两以内。一个不成气候的人参,对他的药铺来讲并不急需。
清风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人丁也有二十来万,地理位置称不上大好,但是间隔都城却也算近的,雇个马车日行八十里也就十天半个月的路程。县城一共有六家药铺,城南两家,城北两个,城东和城西各一个。据伴计先容城北有一家慈济药铺诊金和药价都相对刻薄,这间药铺她也有印象,此次她抱病吃的药也是从这家药铺买来的。但是费事的也在这儿,药铺里的坐堂大夫认得本身,宁娘明天筹算做的是一锤子买卖,想尽量包管无后顾之忧的,是以这家药铺只得第一个淘汰。
“我们雪儿真乖,全数都喝完了。”安宁娘嘉奖的在安雪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安宁娘让掌柜的给本身六锭五两银子,六锭一两重的银子,以及两贯钱又一百一串的四串铜钱。这个要求固然烦琐些,宁娘讲出口也感觉有些羞赧,掌柜的却非常了解,叮咛伴计遵循她的要求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