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茶糕[第4页/共5页]
这世上大抵总有一些人是投胎时候少喝了一口孟婆汤,像是李清漪这类少喝了小半口孟婆汤的,她只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场长长的梦,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只能先赶着把梦醒后没忘洁净的事捡重点记下来。当然,她也不敢把事情记得太清楚,只是含含混糊的写了几个便于回想的字――不然如果被人瞥见了,说不得就要被思疑是撞了鬼了。
这一下,百口的人都围着黄氏安抚起来,等黄氏收了泪,世人对着那凉了的饭菜也没了胃口,都只是粗粗的用了一顿。
见着黄氏稍稍放心,李清漪揣着的心也终究能够放下,这才放心起家回自个儿屋子。
绿枝瞧她面色也不敢打趣,赶紧端方了身子,细声应道:“三女人头晕,屋里歪着,就让我们都在外头待着。”
徐妈妈又跟着问了一句:“二女人可要出来看看?”
思虑再三,她终是把那本小册子重新看了一遍,拿了火盆来,把它烧了个洁净。
李清漪顺手关了房门,径直走到书桌前,在抽屉暗格里抽出一本小册子,然后又从笔筒里抽了一支笔出来,沾了沾砚台里还没干的余墨,在上面的“三皇子裕王”上面画了一条横线。
但是,李清漪却和那些茫然无措的人不一样,她内心有八分必定最后登基的会是三皇子裕王。至于过程,那就不是李清漪这模恍惚糊得来的影象所能解释的。她还模糊晓得,这位裕王仿佛是个贪花好色的,约莫命不太长。背面还会呈现个李太后以及懒很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天子。这位李太后固然不晓得名字仿佛出身不太好,既不是原配王妃也不是继妃,还是儿子即位了才扶起来的,明显不成能会是李清漪。
早晨洗漱过后,房里点了灯,几个丫头轻手重脚的退出去了,李清漪两姐妹果然一起躺在床上说悄悄话。
李清漪顺手翻了翻本身特地记下的那些零琐细碎的事情,一点一点的回想着,内心渐渐就有了底:如果放在早些年,端方和民气还没被天子的大礼节给突破的时候,只要抱着“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条端方就不需求担忧了,可现在却不一样――那说出“国度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本日!”的杨大才子都已经被放逐到了永昌,天子在上头像是磨刀似的把朝臣的傲骨和脊梁都给磨去了,现在朝中余下的不过是恭维阿谀之徒。就像是黄氏担忧的那样,天子迟迟不立太子又偏宠于四皇子景王,底下的人天然各怀心机,全然不知前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