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站在青春的暮年[第2页/共4页]
过后,跟一名与我一样磨难深重的朋友提及这事,他鼓掌大呼:从飞机摔下来?太好了!实在如许最好,像我们这类小人物,老是在糊口中苦苦挣扎,就算挣扎到100岁,也不能给家里带来充足的糊口,如果摔下去了,还能获得一笔补偿款给家人,让他们过上略微安静一点的糊口。如果你抱病了,不谨慎被人误杀了,那才费事,因为你得不到一分钱的补助,这才给家庭带来无穷的灾害。
这只是一个欲望,我不知能不能实现。2007年9月,我从武汉飞深圳,在空中,飞机遇到了气流,颠簸得很短长,飞机忽上忽下,甚是怕人。因朱枸先生是第二次坐飞机,手心出汗,两脚发软,这时候思惟就庞大起来:如果飞机就如许摔下去了,我该如何办?然后我想得很多很多。固然,本身从飞机上摔下,留给家人的将是无尽的哀思。更加严峻的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塌下来了,将给一个家庭带来深重的灾害。
如果非要如许,请让我拜别。
英国墨客布朗宁说:“四十岁是芳华的暮年,五十岁是暮年的芳华。”不知不觉中,本身在站在芳华的暮年了。回望那逝去的芳华,表情非常庞大。仿佛就在不经意之间,就走过了那么多的年初。遵循我故乡陈腐的说法:三十不高是矮仔,四十不富是贫人。那么到了我们如许的年纪,根基上已经算是定型了。
我这里说本身站在芳华的暮年,是遵循本身另有暮年来计算的。想起畴昔的日子,真的就像一股云烟。在这40多岁的年初,本身有需求回顾,总结一下本身所走过的门路,盘点本身的收成。正像我在前面说过的一样,一小我,在这个多难多难的天下上,实在上,他活到三岁,三十岁、一百岁,都是非常不轻易的。而至于笔墨音韵学家钱玄同说的:人40岁就该死,不死也要枪毙。我不晓得他是出于甚么考虑。
40多岁畴昔了,我的奇迹没有胜利——乃至甚么是我的奇迹,我为之斗争的奇迹是甚么,还不明白。我就像一只长在荒漠的植物,一向为保存而四周驰驱着,至今仍没有一个稳定的单位,一份稳定的事情。对比起那些在幼年时就发誓当科学家、当名流,至今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讲,我的目标是非常不明白的。我曾经想过当一名作家,也曾经想过当一名官僚,但这些大志壮志,都在糊口的困苦中消磨得一干二净。
曾经,我们几个记者朋友聚在一起,说着说着,也说到“死”的这个话题来——我们向来没有如许毫无顾忌地提及它,或许我们都在有望的糊口中折磨得太深了,都深感绝望了。1994年5月,凯文·卡特,南非拍照记者,获得美国普利策优良拍照奖,两个月后,他33岁他杀身亡:糊口中痛苦太多,欢愉太少。同窗李某说,我但愿我在70岁那年,被两个争风妒忌的女人在背后一枪打死。而一个花花公子说,我但愿到我70岁那年的某一个阴沉的春季,大喝一顿,然后找本性感女人一刮风骚,在**到来的时候,断气身亡!问我如何?我说,顺其天然,统统由命,朱枸先生如果死了,那恰是“地府之下,才子又添一人”。世人抚掌大笑,将面前的啤酒一干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