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血火河山》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章 谭嗣同[第2页/共3页]

听了这名字,谭嗣同神采微变:“本来就是才被皇上封为三等侍卫的李大人。”

这个来自于一百多年后的小地痞,只因一次车祸,就让他站立在了一个大期间到临前的风口浪尖。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9月20日夜,谭嗣同于莽苍苍斋被捕;杨锐于床上被抓;林旭于军机处值班时被拿;康广仁、刘光第、杨深秀无一漏网。

“大人,兄弟们都筹办好了,大人您看?”一名内九门的门千总谨慎翼翼地问道。

一场完整将中国拖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境地的政变拉开了帷幕。

政变的主令人就是慈禧,而政变的急前锋,倒是从另一个期间过来的,莫名其妙被卷入此中的李国勇。

狱中的谭嗣同泰然自如,存亡早已置之度外,并写下了传播青史的动人诗句《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斯须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面露调侃:“怪不得,本来李大人升官了,谭某恭喜大人了!”

(“大将军”:清朝杀官员的与杀布衣的不一样,杀官的刀称“大将军”,较罕用,刀口较钝,一刀下去,鲜血汨汨然冒出,脑袋却没有掉下,必须第二刀、第三刀……这根基不属于砍头,属于锯头了。)

这个叫杜子其的千总用心凑趣面前这新得宠的顶头下属:“大人,照下官看来,首要擒拿住维新党的康梁谭三人,此首功也,这份功绩当然是大人的了,下官带五百兵去抓捕其他逆贼,也跟着沾点小光。”

王五还待劝说,谭嗣同摇手制止了他,从身上解下了佩剑,递给了王五:“五哥,我意已决,不必再劝,此剑名‘凤矩’,就此赠了五哥,惟望五哥用此剑与七哥(王五的结拜兄弟通臂猿胡七)扫尽人间不平之事,我愿足矣!”

而此时在浏阳会馆的莽苍苍斋内,一个彪形大汉正在那苦苦劝说着涓滴不为所动的谭嗣同:“三哥,快走吧,康梁两位大人大半个时候前就让人送来了急信,北禧懿旨已下,变法失利了啊,两位大人只怕现在已在日本使馆了,我王五搏命也要送大人出去!”

1898年,中国即将风起云涌!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