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微官》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山在虚无缥缈间(三)[第1页/共4页]

孙隆、马成、王福、吴天武、李晟、姜大丹、单身留下的海军批示使蒋海山,沈阳新收的小弟铁毅,匠作营潘林、刘大江、王老蔫,医护营柳泽士、素娥,新汲引发来的胡大柱、刘大栓、石头,辎重营的郝大勇,定边军核心尽在此中。

姜大丹起家说道:“那就末将先说。本日方才收到辽南密报,只是为送川浙军,尚将来得及向大人汇报,辽南已经丢了。”

沈重请来陈策和童仲揆,孙公公富丽大变脸,向二人趾高气扬、端着架子宣旨,听得二人都是一愣,遗憾地瞅了沈重一眼,果断地叩首而拜:“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沈重一旁瞧着,心中恶狠狠谩骂着朱由校不仗义,中和殿的一见钟情,孤军入辽的大义凛然,两战定辽的盖世功劳,火攻水淹的千里救济,二百万两的内帑供奉,竟然不如一个奴婢的一句话。

定边军主将闻听,一齐扭头吃惊地看着姜大丹,就是孙隆也蓦地起家大骇,唯有沈重纹丝不动,冷冷一笑说道:“是吗,详情如何?”

辽沈之战,明军伤亡几十万,我大金岂不死人?我雄师入辽阳,尚不杀一人,不掠民财,分与地盘,赐赉耕牛,又岂会再杀尔等辽南未战之人?即便杀了你们,又能篡夺多少财物,且只能得之临时。而收养你们,你们可出产,可做买卖,如此方是永久的好处。

沈重笑道:“多备粮食淡水,人手一套铁甲,为川浙同袍弥补火药,再开仓十万白银,为川浙兄弟壮行!”

“将军为国一贯不答辩易,川浙闻令向来不避存亡,慷慨赴辽如此,救济沈阳如此,此去山海关恐亦将如此。为国为民,武人当死战,乃是吾辈寻求,但万勿轻言捐躯为盼。辽东风雨,短期难止,九边精锐,名不副实,朝廷不稳,文武排挤,国事颓废,后力难继。将军当思之慎之,勿要草率浪战,为我大明保住强军,以待将来也。此去山海关,北上广宁,能战则战,当守则守,需撤则退,旦有加罪,尽在吾身,必为川浙男儿遮风避雨也。此去万里,奋发九霄,烽烟起处,相逢可期。沈重顿首,依依惜别,仍有豪情,相约今后,保重。”

陈策仰天而叹,唏嘘不已,顺手将信递给童仲揆等人,接过美酒佳酿,看着须弥岛方向的无边碧海,遗憾地说道:“外洋仙山,近在面前,却不能一窥究竟,终是遗憾。此山真假不清,此地海天缥缈,倒是辽东但愿地点,那边有肯扶天的沈东海,有肯赴难的定边军,恨不能与之同生共死,共赴国难。”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