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微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四)[第2页/共3页]

手机用户请浏览浏览,更优良的浏览体验。

熊廷弼黯然,手中的信纸随风飘落,苦笑着喃喃说道:“国度大事,小我荣辱,沈东海说得倒是轻易。”

报国三策,上策入广宁尽收辽东兵权,中策集合山海关之兵力守广宁卫,下策严守山海关不出。

那幕僚想了想,笑道:“大人何必忧愁!吾有一策,可解大人两难之局,此策若成,大人必可进退自如于一时。”

当朝鲜国书流转了一圈,再回到天子案前,御史王心一便昂然上前,指着国书对朱由校怒道:“启禀陛下,自太祖高天子以下,历代大明天子皆仁爱天下,宠遇藩国臣民,方有万民敬佩,万国来朝之气象。何为,乃天下共主,礼节之邦也!而观此朝鲜国书,荒唐!”

“臣亦附议!”

王心一咬牙道:“但是沈重和定边军威胁尔等,当着天子和内阁重臣,无妨实说委曲,有何可骇?”

崔忠孝心中苦闷,国书乃是蒋海山制定,本身只是誊写人,除了格局和首尾,本身半个字都不敢改,这文风自是粗鄙不堪。

见王心一和一众御史还要逼问,崔忠孝把心一硬,回身对朱由校拱手道:“定边军不辞辛苦、不避存亡,万里横渡大海,主动为下国毁灭匪患,行军途中曾山呼标语,说救朝鲜就是救大明,保朝鲜就是保故里,下国臣民感同身受,亦愿与上国一起力抗建奴之乱。救大明就是救朝鲜,保大明就是保故里!”

朱由校听得口水涟涟、啼笑皆非。内阁学士双目微垂、神游天外。六部重臣装聋作哑、沉默无语。礼部尚书史继偕神情鲜明、风采全无。而一众御史言官,皆是义愤填膺、感同身受地看着跪伏于地、无喜无悲的朝鲜特使,崔忠孝大人。

“王大人说得好,臣附议!”

因而,叶向高领头,群臣有气有力山呼万岁,趁便气呼呼地感激朝鲜君臣的赤城之心。

那幕僚笑道:“现在鞑子主力皆在广宁方向,辽南辽右必定空虚。大人何不派一良将,带领少量人马东进,趁机光复辽右失地。旦有所得,则为大功。就是最后失利,也不过略有丧失,并且必定激愤鞑子,从而将祸水引向定边军,暂解鞑子对广宁的威胁。”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