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微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义谁可驳[第3页/共6页]

陈奉非常对劲,叫小寺人出去传话,宣李天成来中和殿答话。不久,李天成便领命而来。听了陈公公的扣问,李御史想了想便恭敬答道:“这成祖爷之前就不说了,毕竟都城北迁,礼法已有变动。成祖爷以后,如有南边百姓伸冤于天子,当由魏国公代天子主持会审,镇守寺人听审,其他有司京堂大人不分主次,共同审理。”陈奉听了笑道:“便是李御史如此必定想必不会错,诸位大人可有贰言,如果没有就照此办理如何。”魏国公等人都是点头同意。那李御史便要哀辞职,陈公公拦下,对魏国公说道:“徐公爷,便是这李御史如此熟谙登闻鼓的规程,就留下帮手如何?”魏国公点点头,说道:“就这么办,让李御史监督答疑记录檀卷。老陈你再说说那第二个困难。”

魏国公见沈重三诉说完,已是不消再审,便起家说道:“时候不早,就不迟误了。老夫说过,唯公论科罪,诸位大人可有以为沈重诬告,李济世等人无罪的?”众官员瞧着东林党人嘲笑,东林之人也不敢出头,竟是没有一个官员有贰言。魏国公摇点头,便对着百姓问道:“南京百姓以为国子监诸生员可有罪?”又是在带头的带领下,万民齐呼:“有罪!有罪!……”魏国公便对着陈公公说道:“便是都无贰言,陈公公便清算檀卷,据实上奏吧。至于如何措置,请天子圣裁。”

陈公公点点头,怜悯得瞧着摊在地上的二十余位国子监才俊,内心哀叹沈东海的第三把刀,竟是裹挟万千民意杀人,要的不是性命,而是清名,可没了清名的读书人还是人吗。手机用户请浏览浏览,更优良的浏览体验。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