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抵达朝鲜[第1页/共3页]
郑森忙凛遵号令,将许老四也海葬了.之前被殛毙的戚家军将士,尸身早已被抛入海,只剩下头颅,至此也被一一海葬,终究能够魂归大海,在冥冥中持续保护大明海疆了.
另有一件要紧的事要措置,那就是海战中战死的海员与倭寇的尸身.对于郑氏海军的士卒与海员,因为根基上都是同亲,又在海上朝夕相处,豪情天然非同普通.现在人鬼殊途,幸存下来的人岂能不悲伤落泪.
刚说到这里,朱由检俄然感觉身子一软,脑筋一晕,再次昏了畴昔.
但再细心看去,只见这座小镇扼守着一道宽广的江水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倒也非常首要.
"殿下,船已进入仁川湾,很快就要靠港了!"李贞妍高兴隧道.
郑森却故作轻松地一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我们海员一年三百多天在海上,这里便如我们的家普通.自古以来,凡是海员在海上身故,皆是如此海葬,这是我们最好的归宿.活着的时候我们吃鱼,死了今后鱼儿吃我们,倒也天公隧道."
船只垂垂接远洋岸,只见这里海岸线盘曲破裂,岛礁浩繁,水域非常庞大.李贞妍倒是轻车熟路,批示着郑森矫捷地避开水中的暗礁,逐步驶入港口内部.
这时一.[,!]艘快船敏捷迎了上来,上面的海员皆手持利刃,想是朝鲜海军的官兵.待离得稍近,那船上的军官便大声号令起来,天然是一大串的"思密达",朱由检一句也没听懂.
不过这一点天然难不倒郑森等经历丰富的海员们.固然桅杆没有了,但是这艘福船通体均为木制,想找木料还是很简朴的.海员们随便拆了一间舱室,把所得的木料钉在一起,就制成了一根简易的桅杆.固然强度和用整棵大树树干制成的桅杆没法比,但在目前这类环境下,倒也足堪利用.至于船帆就更好说了,船上自有备用帆,往桅杆上一绑一挂便成.
接下来朱由检的福船便在朝鲜海军的护航下,缓缓驶入汉江,在一处船埠停靠下来.未几时,朝鲜京畿道水军节度使李希便仓促赶来觐见.朱由检不由笑道:"翁主在朝鲜极受尊敬,可你放着翁主不做,一向跟着我东奔西走,实在委曲你啦!"
未几时,这艘饱经灾害的福船就再次杨帆拔锚,在西风的缓缓吹拂下,缓缓向东方驶去.
望着劈面而来的海岸,李贞妍不由热泪盈眶.她指着那道江水对朱由检道:"殿下,那就是汉江!我们可乘船溯流而上,用不了多久便能够到达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