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交换[第3页/共5页]
病榻上的李鸿章两腮艳红,却不忘上折子给朝廷:“战事已经如此,必以保皇上安危为先,万不成让皇上落于敌寇之手,不然全局被动。为今之计,只要立即调驻防山海关的三万人声援田庄台。幼樵,按这个意义帮老夫拟个折子。”
“奉天承运,天子召曰:朕战身后,请慈禧圣母皇太后为大清再立新君。决不成言和谈之事。辽东各部统制当以参谋部号令从之。以求调剂一统,切不成各自为战,再现朝鲜战事让敌一一击溃之局。日军在辽东受挫,定再攻山东,以求南北夹攻都城,逼降大清。山东战事由李鸿章制之,不求一战而胜,当步步阻击,耗损日军战役资本。待日兵力竭再行反攻。钦此。”
而在天津的李鸿章这下子再也不消装病了,因为此次他真的病了。正在动手筹办应对将来日军在山东半岛登岸的李鸿章,也想派兵去吧。走海路,也因为日本结合舰队受损船支的修复导致北洋舰队有力护航。走路陆吧。却没有充足的车皮。摆布都拿不出体例的李鸿章,就在这个时候。田庄台在光绪对峙下发来了严旨。号令一向拖拖沓拉还没有解缆的水兵立即护航水兵陆战队打击琉球。李鸿章看到旨意后一急之下病倒了。
跪着的世人面面相觑。太后既然问出这话。那话中的意义谁都晓得,太后从心底是不肯意调的。可在田庄台的必竟是大清朝的皇上。说不调兵,万一田庄台沦陷。这就要担上万世骂名的。可如果说调兵,谁晓得这上面的主儿是甚么个意义呀。这时候,都想着明哲保身,这兵调不调让别的人说去吧。
“哀家看大伙都是这个意义吧?”
唐绍仪一面不管不顾的直接让留守锦州的七团三营全数前去声援,一面发电报到田庄台先把王士珍和祁以德臭骂一蓦地后要了个暂二师的体例,就让冷峻到设在锦州的病院内挑人。只要能走能跑的不管之前是哪军的人全数编到暂二师。并且唐绍仪严令三日内必须完成全部整编调住田庄台火线。库房被全数翻开,方才拆开油纸还披发着黄油味的枪支被发到暂二师官兵手中,黄澄澄的枪弹被一箱箱的搬了出来。不但如此,唐绍仪还调集了二千多民工,为火炮台修整通住田庄台的门路。光绪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早在刚听到田庄台被包抄后就已经是以泪洗面,现在已是不顾身份,来往在锦州各处用她笨拙的口舌为官兵们打气加油、为火线筹措金费。要不是唐绍仪死命拦着,她这会早就跟七团三营上火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