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曹操的初印象[第1页/共4页]
但是,曹操除了研讨过儒家文籍外,他对法家、兵家的学说,更加感兴趣。初涉宦途,他就摆出了一副法律严明的姿势,到任之处,无不以打击豪强为己任。但是让他感觉奇特的是,比拟崇尚法家,他精研兵法的事情,晓得的人并未几,就连袁绍恐怕对此也是一无所知,但是弘农王倒是从哪探听到的?
曹操口中的陈公,乃是陈耽,东海郡人氏,曾历任三公之职。客岁十月,他再次出任司徒,但是才到本年三月,他便被夺职了官职,由袁逢接任。
罢了,想不通的就先别去费脑筋。眼下还是把弘农王交托的事情办好吧。
第六十七章曹操的初印象
陈耽长叹一声,道:“孟德,可还记得我当初跟你提起的那件事吗?”
曹操道:“陈公所言,莫非是指许太尉、张司空阿附中官,包庇其后辈来宾,反而诬告廉洁官吏的事情?”
到任后数日以来,他与弘农王的干系,也算是应了张邈之言,称得上是“君臣相得”。弘农王固然幼年老成,乍一看仿佛是不苟谈笑,一本端庄的模样,但是相处下来,就晓得实在他也挺夷易近人的,与侍读的卢、王兄弟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候,更是没有一点架子,仿佛只是平常的同窗、好友之间的会商。
弘农王王吗?曹操的脑海里不由得闪现出了一个年幼却非常沉寂的面孔,他朝着陈耽一拱手,道:“那我就去尝尝吧。”
古学,指研讨古文经籍之学。因为秦朝的焚诗书,很多文籍都失传了,到了汉朝,最后采取的经文,是由秦朝遗留下来的博士口述,用秦汉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人称“今文经籍”;厥后,人们又发掘出了很多幸存下来的,以先秦六国笔墨记录的文籍,人称“古文经籍”。到了东汉末年,研讨古文经籍的一派,开端占有上风,成为支流学派。
陈耽为人奸佞,与前太尉桥玄友情深厚,曹操当年出入宦途的时候,曾经拜见过桥玄。桥玄对刚出道的曹操评价很高,以为他是“命世之才”。遭到桥玄的影响,陈耽对曹操也非常看重,两人的私交也是相称不错的。【注一】
这天早晨,曹操煮起了一釜茶汤,点上了油灯,搬过来一大堆的简册,一边研墨,一边如有所思。
曹操赶快放动手中的笔,道:“快快筹办,我要亲身前去驱逐陈公。”
将陈耽迎入屋中,分主宾坐下后,曹操拱手见礼,道:“多日不见,陈公可还安好?本日夤夜来访,不知有何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