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执雁求亲[第1页/共4页]
典韦出了芦苇丛,上前拣起了大雁,在手中一掂,公然分量实足。他拔了一些芦苇,搓成草绳,将大雁捆扎了起来,然后返回了阳甫里。
失了皋比,没了进项,典韦一家的生存,又变得艰巨起来。幸亏那日典韦受了刘定的谢礼,收了几匹绢帛,典韦家中夙来贫寒,母子都以麻布为衣,以是这几匹绢帛,也算是没有效武之地,也都被典韦拿去质换为米粮,聊以度日。
典母转头一看,说话的恰是阿雪。典母摇点头,道:“男女授受不亲,你是未出嫁的娘子,怎能奉侍陌生的男人呢。”
遵循汉朝的风俗,如果有新的住民搬出去后,同里的百姓都要上门拜访,这叫做“敦亲睦邻”。三日以后,樊家已经安设安妥,同里的人在里长程兴的带领下,各自备下一份薄礼,前去樊家道贺仆人燕徙之喜。
典韦望着樊荣,没有答话,而是将大雁捧过甚顶,恭恭敬敬的道:“樊兄在上,听小弟一言:令妹阿雪,和顺贤淑,堪为良配,典某厚颜,本日亲身上门求亲来了,还望樊兄成全。”
李氏道:“我家乃是商户,攀不起高门,但是我家夫君却总感觉女叔人物生得好,想要她嫁个好人家,这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担搁了两年,至今尚未字人。”
李氏也低声答道:“这位是我家夫君的mm,因为生得白净,奶名唤作阿雪。”
而后,樊荣时不时的便到典韦家来拜访,所带的礼品,或是新酒一坛,或是麻布半匹,或是新麦几斗,总之,都是农家常见之物,分量也不重。伸手不打笑容人,典韦一家也不好推委不受,只好也经常送些野味做为行礼,而樊荣收到野味后,便更加送些东西做为回礼,一来二去,两家的友情便日渐深厚起来。樊荣每次来典家,都以对待母亲的礼节来拜见典母,而典韦到了樊家,樊荣的老婆,也用对待叔伯(这里指丈夫的兄弟)的态度来奉养典韦,诚可谓是“升堂拜母,通家之好”了。
凌晨,典韦一语不发,带着弓箭就出了门。他一起快走,来到了之前射猎野鸭的河边,找了个芦苇从,蹑手蹑脚的蹲在内里。跟着太阳的升起,野鸭子等各种水禽开端活动了,但是典韦还是一动不动,蹲在芦苇丛中。
日头已经将近中午了,这时,天涯俄然传来声声长唳。典韦听了,略略起家,双目微眯,望向远方,只见远处公然有一队大雁朝这边飞了过来。望着天上的大雁,典韦在内心严峻的念叨道:“落下来,落下来,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