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书门下[第1页/共4页]
见太子只是在赵仁吉的这份奏章上做了唆使,而没有再看其别人的奏章,窦徳玄松了一口气。
窦徳玄非常吃惊,太子殿下刚到门下省,不看其别人的奏章,而是专门扣问赵仁吉这份关于向鸿胪寺居住的各国使节收取食宿用度的奏章,莫非…俄然他想到这几天为了筹办欢迎吐蕃使团,鸿胪寺不就正在听太子殿下的调遣吗?这么一想,窦徳玄一下子明白了为甚么鸿胪寺少卿赵仁吉敢这么大胆,会上如许惹人非议的奏章了。
他见李弘到了门下省,就晓得太子殿下又规复之前高宗命令让他每五日一次到光顺门观察各部分呈奏的常例,便忙起家向李弘见礼,又将李弘请到主位上坐下,就叮咛一名左散骑常侍将两沓奏章放到了李弘的面前说道,“殿下,这就是明天尚书省送来的奏章,有一部分已经做了审议,另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看,还请殿下核阅。”
他虽说是门下省的侍中,又是武后亲信,可毕竟是臣,而李弘是太子,是大唐储君,李弘真要在门下省强行干预他的政务,他的态度也不好过分倔强。
窦徳玄将李弘送出门下省,两人刚走到门口,李弘俄然想起了甚么,就愣住步子向窦徳玄问道,“窦相,刚才说到税收和国库存钱时孤不甚清楚,是以想体味这方面的环境,你看,你能不能派小我将这两年大唐的税收账目送到东宫让孤体味一下呢?”
李弘见窦徳玄沉默不语,就不再理睬他,而是拿起笔在上面写了“通过”两字,这才对窦徳玄说道,“这份奏章的建议不错,孤看就不要再封驳了,明天就呈给父皇吧!”
是以他没有看放在他案前的两沓奏章,而是开口问道,“窦相,明天鸿胪寺少卿蒋仁吉奉上来的奏章,你们审议了吗?”
很明显,武后对于李弘明天在门下省没有核阅其别人的奏章,而只是唆使鸿胪寺赵仁吉奏章的做法非常对劲。
“能到长安城觐见的使团,他们不缺这几个钱,但是鸿胪寺每年要供应数十个邦国使团数百人的食宿,这一年的用度就得上万贯,而大唐国库再如何充盈也不能这么华侈吧?”李弘不悦的说道,“再说,这几年大唐不竭的在西域和东北用兵,军费开支很大,窦相兼着户部尚书一职,想必比孤更加清楚现在大唐税收如何,国库的存钱还剩多少吧?”
“那就多谢窦相了!”李弘客气的说道,便大步分开了门下省。
“诺!”张英躬身答道,就快步退出了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