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山钉子[第2页/共4页]
看病卖药的有病院,也有诊所,另有走乡串户的江湖郎中。而到了人参开市的时候,除了山货庄开秤收参以外,另有一伙收参客,这伙人被称为“山钉子”。他们收参都赶在放山时节,在山里寻觅参帮,一旦找到后,就会和参帮的把头先盘道,然后劈面锣劈面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么一来,就有机遇能收到些新奇的大山货。
目睹刘二炮出了院子,走没影了,关把头神情一变,冲老羊倌慎重地点了点头,开口问道:“不知老爷子贵姓啊?”
关把头名字叫关善甲,村里人都喊他老关或是关把头,家里世代都是抬参的,也算是子承祖业。他爹和他爷都是四周十里八村驰名的参把头。到了他这辈,虽说方才四十出头,但是江湖经历可很多,十几岁就跟着参帮放山,见多识广。三十多岁就做了参把头,在这一片,也是小驰名誉。前村后屯没有人不晓得的,都说他是大山里长出来的,是山神爷的儿子,脚踏进大山,就像回家一样,想要啥就拿啥。
关把头听老羊倌这么一说,神采有些不天然,继而哈哈大笑了起来:“老爷子,行货卖里手,咱也不扯谎话。托山神爷老把头的福,那参是‘密棒棰’。有片,有堆,都是大货,先前时节不好,这才拿回几根投石问路。眼下恰是‘开秤’的季候,也想看看本年的行情,没想到统统都瞒不过老爷子。”
徐青山在中间也不晓得老羊倌他们说的是甚么话,听得稀里胡涂,一头雾水。
徐青山一听,也有些镇静。平时,老羊倌白日说,夜里讲,也说了很多东西,但都是顺嘴一说,随便一听,趁着这个机遇,也恰好练练手,是骡子是马也得出来溜溜才行。抬眼看了看老羊倌屁股前面的那块狍子皮,忽忽闪闪的挂在屁股上,有些憋不住笑,这才问老羊倌是如何回事。
老羊倌和徐青山听得也憋不住直笑。
关把头说甚么也不让老羊倌和徐青山走,说是既然都到家了,吃完饭再走。
虽说放山二十几年了,但是山钉子找到了自家门口,还是第一回,多少也让关把头有些惊奇。和老羊倌聊了一阵后,这才想起来问刘二炮,他们是如何熟谙的。
关把头也很豪放地笑了笑,一个劲儿地夸老羊倌为人利落,快人快语。如果然能抬出大货,喜分子理应他请,这点端方他还是晓得的。
老羊倌笑了笑:“关把头,当真人不扯谎话。韭菜花市你就去放山,只带回这么个‘哑巴参’,恐怕也是想拍门问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