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约稿[第3页/共4页]
谢天行还想说甚么,却又让方承世打断了,他摆摆手,转而对苏文说道:“苏同窗,我明天来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证明你确切是那三篇诗歌的作者。那三首诗,等你余教员改完序文以后,我们就会保举到省作协,让你直通省级的中门生文学大赛。”
在三人目瞪口呆中,苏文一一把诗中所应用到的十几个典故解释了一遍,信手拈来,就仿佛劈面翻书检察一样。
方承世把玩手中的诗歌,啧啧赞叹:“苏文,我现在能够肯定之前的那三首诗是你写的,那三首诗与这《正气歌》的内容精力是一脉相承的。《慷慨篇》有‘安闲作楚囚’一句,《正气歌》也有‘楚囚缨其冠’对应;《过伶仃洋》有‘留取赤忱照汗青’,现在《正气歌》也有‘是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的句子。这些都是对应而相成的,同一思惟,同一头绪,必定也出自同一人之手。你的作品,无庸置疑了。”
一旁的谢天行也没想到苏文真的在短短时候内做出一首古诗来,并且比之前的古诗都要长,竟然有六十句那么多!
方承世搓手更快了,有些难为情:“是如许的。这个省级的文学大赛有你前面三首诗歌就够资格获得名额了。《正气歌》我看就不消上交上去了……你留给我如何样?我此次来呢,除了考证你的真身外,现在却忍不住想向你约稿了。”
他是真正认识到苏文的才调有多么惊人了,这让他更妒忌,暗恨老天爷不公,不然如许的才调落在他身上,必定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中龙凤。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迩来读《孟子》,此中有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思及古往今来之仁人志士,或宁死不平,或杀生取义,忠烈之气,浩然冲霄,诚令人感之叹之。浩然者,六合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他迫不及待想晓得苏文如何写出正气的诗歌来,可他还是想差了,这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而是一篇长得离谱的五言古诗,开篇就正气凛然了:
余成与方承世相视一眼,最后还是方承世出面说道:“谢同窗,这只是一首古诗罢了,不要吹毛求疵,也不要上纲上线嘛。人家苏文在序文里也写了,这是读史的感慨,感慨汗青人物的忠烈罢了。你说愚忠不成取,那刚烈呢?我们读史,不能以古人的目光来定位前人。那只会让人徒增烦恼罢了。通读《正气歌》,我不计算甚么愚忠甚么保守,我只看到了满篇的忠烈之气,那浩然正气,充满六合,与日月融会,贯入人体,成绩了一篇高超的诗作。如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