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热心的读者[第1页/共4页]
“苏文?是哪位?没传闻过呀。”林谷之大为奇特,如何想都想不出此人到底是何方崇高。
作为一个老粤州,有两份报纸是必看的,一个是《粤州日报》,别的一个就是《粤州晚报》了。
这个编者按必定就是文艺副刊主编方承世所写的了,除了解释作者的年纪外,他还卖了一个关子,让人家等候明日的《粤州晚报》。
安静下来后,林谷之才有别的设法:“这诗写得松散大气,功力实足,莫非是哪个国粹大师看不过当前诗坛的乌烟瘴气,从而用心创作,写出一首让人汗颜的古诗来?到底是哪位高人呢?”
这时候,林谷之眉头微皱,对于这几年文艺副刊的诗歌,他非常绝望,大多是新诗,可惜又没有几十年前那些墨客的功力,写得像口水话一样,很多诗篇感受就是一段话拆成几段,就成了诗。
“六合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饭前看一阵晚报,是林谷之多年的风俗了。
拿到厚厚几张的粤州晚报,时势方面和日报的差未几,没有多看一眼的需求,敏捷掠过,看了几条民肇事件。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由孟子的浩然之气想到忠义烈气,这点倒很贴切。”林谷之一边读一边点头,承认这段序文的解释,“浩然之气是六合正气,也说得畴昔。只不过,要如何写成古诗呢?”
“迩来读《孟子》,此中有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思及古往今来之仁人志士,或宁死不平,或杀生取义,忠烈之气,浩然冲霄,诚令人感之叹之。浩然者,六合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这景象另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估计到了早晨,客服听到电话铃声都会想吐!
他明天又遇见了,只因为一首诗。
他对作者非常感兴趣了,不由搜刮报纸上作者的名字,“苏文”两个字鲜明入目。
想掠过不看上面的诗歌了,刚扭头,林谷之顿了一下,被报纸上面的一段内容所吸引了――
林谷之不敢置信,他猜想作者是国粹大师,哪想到是一个少年,反差之大,几近令他懵住了。
客服都是忙音,好半天赋接通,阿谁美好的女声刚响起,林谷之二话不说,直接嚷了起来:“我想要你们文艺副刊编辑的电话,我想晓得《正气歌》作者的信息。”
作为一个退休的国粹教员,每天看一看晚报上的文艺副刊的文章,是他必修的功课。
明天也不例外。
林谷之眼睛越来越亮,读诗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