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练枪(下)[第3页/共5页]
翁同龢从李鸿藻府上出来后,快步上了肩舆,然后叮咛轿夫:“快,恭王府!”
除非将李鸿章扳倒,换一个恭王一系的满臣下台,这才气让奕?有和七弟一挣高低的筹马。
“我们现在用的这款雷鸣登步枪固然只要四尺多长,但是重量也有八斤多快九斤了,左臂悬空端着几斤重的东西,天然会有压力。手臂感遭到压力,就会下认识的往上有个托举的力,当城哥在对准的时候,他还能很好的节制左臂的肌肉,以是这类下认识的行动被节制住了,但是当他扣动扳机时,因为精力立即转向了右手的食指,对左臂的节制就差了,因而这类小行动的风险就闪现出来了。这就是为甚么城哥每次射击都会偏高的启事。”
别的翁同龢还晓得恭王的另一个心机。
翁同龢明白了,但他又道:“如果刘团和岑督也不可呢?”
翁同龢明白了,这一次李鸿章又逃过一劫,但他仍然不甘心,“为甚么……”
翁同龢拱手见礼:“不知宝中堂在此,真是失礼、失礼。”
响鼓不消重锤,以翁同龢的智商,宝鋆只要说出这几句,他就应当明白了。
连城的话引发了几个少年的共鸣,毕竟,练托枪是个既辛苦又古板的事儿,他们宁肯去练体能,也不肯意端着步枪在那儿一蹲半个小时。少年心性,如果能有捷径,谁还情愿吃力吗哈的练根基功呢。
奕?缓缓的道:“皇上既然要打,就不得不消李合肥,淮号角称天下精锐,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恶了李鸿章,万一打起来那些个军头不平调剂、贻误战机,最后亏损的还是朝廷。莫非要再向李合肥低头,请他出山重掌大局?”
至于李鸿章垮台后是哪一个能成为新的辅政大臣,那就不关翁同龢的事儿了。刚才从李鸿藻府上出来,这位清流大佬要不是也盯着辅政大臣的位子,会这么不遗余力的策动徒子徒孙来参李鸿章?
说到这儿,几个少年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公子能猜出城子偷懒了,本来这练没练托枪真的对射击有影响啊。”
来人是刘永福身边的亲兵,一看到刘少卿就气喘吁吁的道:“公子爷,您公然在这儿,小人方才去西馆找您,老先生说您早就跑了,让我来靶场看看。您从速跟小的归去,福帅正找您的。”
刘少卿的话音刚落,连城灵机一动,顿时接着道:“那如果这么说,我今后都趴着射击,不就不消练托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