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炮轰基隆[第1页/共5页]
防护才气更弱的“鲁汀”停靠位置更加深切,这艘排水量492吨,吃水3.2米,航速11节的小炮舰,卖力以其设备的2门140mm主炮,2门100mm副炮兼顾港湾两侧的炮台,担负从浅水建议策应的事情。
基隆港的一些险要位置,自古就设有炮台,但是设备的火炮型号老旧,根基无用。1881年岑毓英出任福建巡抚时,在基隆港四周山崖上构筑了15座堡垒,并在港池内侧的一处轻易登岸的低地上修建了一座堡垒式炮台。
固然港口的首要炮台被摧毁,实际基隆城区核心的山间仍然另有很多清兵工事。昨日的炮战让刘铭传认识到,底子不成能和具有绝对海上上风的法军在远洋争锋,毕竟火力相差过分差异。因而号令曹志忠所部6营清军以及章高元部‘武毅军’,都退守在二线的工事中严阵以待。
吃水较浅、没有装甲防护的“维拉”一向深切到几近到了基隆岸边的处所,在基隆主炮台侧翼的老炮台前120米处停靠,以避开主炮台的火力射界,用右舷对准老炮台。
“拉加利桑尼亚”号1874年完工于布列斯特,舰长78.03米,宽14.94米,吃水7.37米,设备2台蒸汽机,双轴推动,功率2200-2400马力,航速12.7节,煤舱容量500吨。
利士比一惊,立即问道:“丧失环境严峻么?损管队在那儿,让他们从速保护。”
中法战役中的初次基隆之战告终。
在此之前,目睹海港左岸的白米瓮、仙洞鼻2座炮台底子没有作战才气,在“鲁汀”的抵近炮火援助下,“维拉”舰搭载的80名登岸队水兵由水兵上尉提吉带领,乘坐舢板划向岸边。很快,被轰毁的2座新修炮台上接连竖起三色旗。
240mm火炮对于基隆港的炮台,几近是无敌的。利士比按照获得的谍报,以为基隆港主炮台最大的火炮只要170mm——这是‘维拉’号舰长按照德国商船的货色推断的。因而遵循法国水兵以往的测试环境,决定兵舰停靠在150mm装甲能够抵抗住170mm炮弹的处所,即间隔炮台1000米摆布。
刘铭传达到台湾后,在此根本上又在港湾内的冲要白米瓮、仙洞鼻新建2座炮台,并在岑毓英期间构筑的大炮台旁,挑中一座新式土炮台加以扩建。
看到法兵舰船就在本身的眼皮子底下,戍守炮台的士卒实在忍不住,“大人,我们干吗不趁洋鬼子没有防备给他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