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富民四策[第1页/共4页]
周仓等营长轮番带队以猎代练,打回一些獐、鹿、狼,处理了一些肉食,但是几次后较近的山岭也无野兽可寻,而那些植物也学精了,再捕却越来越难了;董芸除了跟班华佗学习医术,平常则和伙夫一道蒸些馒头包子到城里去卖,固然每次都是抢购一空,却只是赚些小钱,处理不了大题目。
董袭一呆,站起家来对着虞翻深深一揖,道:“多请大人指导。”
“练习倒没题目,并且结果极好。只是现在练习没人偷懒,练很多则吃很多,我算了一下,每日开悲观大,如此用度,怕最多能保持一个半月吧,并且还需打紧开支。再一件事,迩来避祸至本县的流民越积越多,这里不但有吃有穿,并且还能吃饱,乃至另有肉食,是以每日想来当兵的人都聚了好多,赶都赶不走。”董袭担忧道,“我瞧刘兄弟却无焦炙之色,莫非已有良策?”
“县长,军中的赋税也将不济,我等还想请县长周济一二。看来……”董袭忍不住插话道。
“县长的担忧是对的。以是得有第二策,税率鼎新。”刘墉解释道,“我们能够将现在实施的人头税改成按户为征收单位,称为户调制。改本来的分红制地租为定额地租。”
虞翻对刘墉道:“刘公子说有四策,另有两策呢?”
“董大哥所言极是。”刘墉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是以,我们必必要……开荒!”
“县长,但是为流民之事烦劳?”两边分宾主坐下后,刘墉也不客气,便直接问道。
刘墉解释了二者的辨别后又道:“田租按每亩纳粟四升,户调每户纳绢两匹计税。我们开垦出的荒田一部分租给无地、少地的农夫,由县衙供应耕牛、种子,待收成后按上述田租加三成征收,第二年后规复为平常程度。其他荒田按时价卖与城中富户,有呈现钱采办的,田赋减两成计收。对现在有地步的住户,如提早交征税赋都可减征二成。”
“刘公子快请说来。”虞翻心急如焚,仓猝问道。
“恰是!本官思考数日,却无良策。莫非刘公子已有处理之法?”
“大人过奖了。”刘墉谦善道。
“可富义并无闲田。如何能让他们去劳作?”董袭一阵疑问。汉末的战事几次形成现在南北的两个极度,北方是地广人稀,南面则是人多地少。
此时虞翻正在后堂里如坐针毡。他也晓得流民积聚的可骇,固然临时还相安无事,但底下暗潮涌动,说不得哪一点措置不好,便可扑灭这场大火。独一能处理的便是筹钱筹粮,安宁民气。刘墉前些时候说的建窖池酿酒的体例虽好,可比及将酒发卖掉变成现钱,起码得半年以上,远水难明近渴啊。虞翻思前想后,绞尽脑汁,却仍茫然无计,正彷徨间,听闻刘墉、董袭前来,心中大喜,忙唤人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