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曹冲称象[第3页/共5页]
此时大象已牵入内城,浅显百姓已不能进入,不过前来看希奇的人群还是挤了个水泄不通,对着大象群情纷繁。相府卫队将拥堵的人群分开,保护着曹操及文武官员进参加内。只见那大象又高又大。四条腿有大树那么粗,耳朵比扇子还大,胸腹像一堵墙,两颗尖牙像锋利的腰刀。普通的成年人站在它的面前,刚够着它的肚子,就像婴儿与巨人在比较普通。
“是,父亲。”曹植答道,“这个国度有个极聪明的人叫……叫甚么甚么德。”曹冲在旁插道:“阿基米德!”
蔡文姬率先拍掌喝采,郭嘉等又想了一会儿才点头称是,只曹操皱着眉头还是不解,问刘墉道:“秘闻还是不太明白,崇如可否再给孤详加解释一番?”
此人道:“我看没其他体例,只要把大象宰了,切成块儿称。”
蔡文姬见刘墉只是浅笑,不答本身的话,有点恼羞成怒,佯装威胁道:“哼!不奉告我,明日罚你多抄十篇。”
“是。”刘墉拱手作答:“这个事理也叫浮力定律……”刘墉详细解释了浮力、重力、密度的观点,浮力的大小与这个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不是和它的重量有关,当浮力即是重力时,物体便能漂泊在水上了。最后刘墉道:“每个物体的密度都是必然的,比如说一样大小的银和铜,银便更重一些。反过来也是如此,两块重量相称的银和铜,铜块便会大一些。在这个故事里,利用的便是这个事理。”
曹丕便不再言,倒是曹操思考半晌,俄然眼睛一亮,笑容满面,喃喃自语道:“这么说,便是打造铁甲战船也是能够了?”
曹冲道了声好,低头想了起来。世人都屏住呼吸,目光全看着这不满七岁的小曹冲,脸上大多带着思疑之色。
一边的孙策使者道:“回丞相,孙将军也曾悬以重赏。只是江东虽人才济济,却也是无人能出面解惑。”
曹植用心顿了顿,留些时候让在坐的统统人想上一想。刘墉对着曹植暗竖大拇指,曹植晓得那是嘉奖的意义,心中更是对劲。
“丞相!”刘墉拱手见礼道。
“哦?孤倒是不信。”曹操更是诧异,问众部下道,“你们可曾见过大象,真有如此之庞大么?”
“甚么故事?”蔡文姬有些猎奇。
“这体例。崇如之前可教过冲儿么?”曹操问刘墉,他还是有些不信赖这是曹冲独立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