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拜师华佗[第2页/共4页]
刘墉点头称是,可对时势两人均是无可何如。华佗道:“崇如医理颇深,远超为师,贫乏的便是实际历练。若只学诊法、治法,难有停顿;如能多见些病案杂症,为师从旁答疑解惑,则会大有裨益。不知崇可得闲空跟为师到乡野田间走动?”
刘墉一拍脑袋,笑道:“刘墉早该晓得。徒弟这套‘五禽戏’动静具有、刚柔相济、表里兼练,既可强健身材,又可治病摄生。甚么时候徒弟也教教徒儿。”
刘墉拱手作答道:“蜜斯脉沉而紧,应主寒症。”
刘墉答道:“这个轻易,明日刘墉便向曹公乞假。”又谨慎问道:“本院中有位蜜斯,身有疾患,可否请徒弟明日前去诊治一下。”
刘墉一呆,问道:“老先生?他在那里?”
刘墉摇了点头道:“所谓一日为师,毕生为父。先生既愿收下刘墉,岂有不拜师之礼。”说着,俯倒在地,说道:“先生在上,请受刘墉一拜。”说着,恭恭敬敬叩了几个头。
“此人现在那边?”华佗又问。
第二日一早,刘墉先去华佗处存候,哪知华佗一早便已出门,便捧一束鲜花交给翠儿,问道:“蜜斯可起家了?”
华佗笑道:“公子对医术便多有见地,有何疑问病症还需华佗诊治?”
刘墉又惊又喜道:“想不到竟是华先生!刘墉与老先生别离一年不足,先生身子可还安康?”
华佗沉吟很久方道:“此为内积毒虫之症,按此方服之,驱虫当无题目,只是难以断根。而虫症又非比平常病症,若又复发,再用此方,不但无用甚而有害。”
“无妨事的。”华佗微微一笑,又道:“蜜斯按方抓药,调度数月,必见其效。”貂蝉大喜,华佗又道:“只是老朽月余后便要分开,今后便由崇以下方。”侧身又对刘墉交代几句,便提笔开方。
不一会儿,华佗回到府中,刘墉存候道:“徒弟这么早去那里了?”
华佗问刘墉道:“崇如,望、闻、问、切四法以何为先?”
华佗捋着髯毛,脸上笑意浓浓,说道:“华佗制成此药,公子功不成没。”
回到房中,刘墉将陈登的病症细细地说了,又将张仲景开的方拿了出来,说道:“张太守也道此方不必然对症,嘱我慎用,因此刘墉一向未敢利用。”
华佗点头笑道:“劳公子顾虑,老朽统统皆好。”
“公子但是另有甚么事情?”
华佗见刘墉执礼甚恭。更是欢乐,眼含热泪,将他拉了起来,问道:“好。好,好!为师恐怕只能待月余,除了四诊、八法外,崇如想先学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