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釜底抽薪[第4页/共4页]
魏帝自嘲道:“西突国定然获知朕久病不起的动静,想趁机为乱,裂我国土、攻我属国。罢了,靖国公的定见非常安妥,朕准了他的奏报。大魏还是先扫洁净自家的门前雪方是正理。太师,朕听闻昨晚定王夜闯永安门,可有此事?”
“都这个时候了,爱卿有甚么就说甚么,朕赦你无罪。”
宇文坚的话一出口,震惊四座,屋子里一下子静得堵塞起来。
“你要朕乞助于鬼谷阳?”魏帝嘲笑一声,“国政乞助于江湖,岂不成悲可叹?鬼谷阳有布衣天子之称,一旦他的权势渗入到了朝堂,那将是更加可骇的力量。你也不要忘了,当时我们的商定里亦有鬼谷门人不入公门这一条。”
“你们三个都是朕最信得过的大臣,这里没有旁人,大魏的江山社稷都在你们的手上!丞相,这些日子朝堂之事可还顺手?”魏帝好久没有过问朝政,天然担忧被大臣们忘记,可否掌控朝局是一个帝王不成或缺的标记。问完这句话,魏帝的内心出现一丝苦涩。
此时已是深冬,宫里宫外满眼萧瑟气象。几棵粗大的银杏树上还挂着几片寥落的残叶,直立的枝桠锋利地刺入长空。
“一帮文臣如何抵得住森森刀枪?要制衡将门,老奴觉得现在的形必将须依托外力才成。陛下可曾记得,十年前与一小我的商定?”胥江欲言又止。
“老太师,那是老奴的主张,在内苑另设了岗哨。没有皇上的宣召,除了太子,其他皇子和公主无诏不得进入内苑。而定王,昨夜却要执意入宫。”胥江解释道。
舒贵妃见胥江搬出了皇上,也就懒得再和他实际,摇摇摆曳径直入了兰陵宫。
“丞相,陛下只召你我二人觐见,莫非与昨夜之事有关?不然,军国大事岂有不召太子之理?”太师对身边闷葫芦般的丞相微微一笑,意味深长。
启玉见势不妙,便上前一步劝道:“陛下息怒,能够太师的本意并非如此。眼下皇上的龙体不佳,太子监国经月不足,把国政托给太子也是体例之一,至因而否传位于太子,应由皇上自行决计。”
“这段时候皇上有旨,除了太子,其他成年的皇子、公主必须奉诏方可入宫。”胥江固然不肯和她厮缠,面上却不露声色。
“哼哼,本来你们是逼宫来了!胥江,你可有话说?”魏帝面色乌青,强忍下肝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