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页/共5页]
这官儿在都城呢实在不大,不过按往年例,状元授官普通为从六品史官修撰,顾淮因着天子赞其幼年有才,惯例将品级稍提了一提,一下子就比同届考生们都高了那么两个品级。
而李侍郎及其郭大才子明显能够按照信中内容,直接结合宗人府向皇上申请取来皇子手书一一比校笔迹,却恰好要等来顾淮,也是为了不想担这个问罪皇子的罪恶。
此案由沈麟主审便顺理成章拍定下来,大理寺及宗人府对此表示非常同意,就差弹冠相庆了。
顾淮,年前新出炉的新科状元,因连中三元一朝落第,一时风景无两,华京人士送外号称“顾三元”,现在在翰林院当一名侍读修修书熬资格,为正六品。
现在的刑部,尚书大人年过花甲,在大尚宦海上混迹多年,为人处世一贯滑不溜秋,不过因着沈麟祖父老镇国公的面子,平时对沈麟这名部属倒还算刻薄驯良。但是现在这摊差使吧,办不好,那能够就是到时没法好好退休的事,垂白叟天然不能冒这个险,一心筹算找个炮灰顶岗,成果本日刑部右侍郎李纲一下朝溜得实在快,没体例只能将重担拜托给沈麟。
光是这短短十六个字,顾淮内心便掀起了巨浪,一刹时将统统事情都想了个通透。本来,这起案子的目标本就不是睿亲王,而是直指某位皇子殿下,难怪……难怪!
难怪沈麟面色如此丢脸,大抵他也没想到信中内容竟然如此直白,这笔迹就差奉告统统人,与睿亲王商讨谋逆者,就是天子家老三啊!
“是啊,李大人,此事尚书大性命我主审,刑部职员任本官调遣。可惜本官事件繁忙,没法事必躬亲,刑部其别人又没法直面陛下,此事只能费事李大人上书了。”说完也不给李纲辩驳的机遇,“天气不早了,大师早些散值,归家歇息吧。”
成果李侍郎却说这个鉴定成果不能从他们口中得出,反而让顾淮来开这个口,贰内心自是不喜。不过他也大抵晓得此事轻重,只是面上还是带了些不悦。
三皇子尚玄褚,合适信中关于“天子不容”的描述,此人也的确不招天子喜好,看这封信就晓得。这一手烂字,也是顾淮一眼就认出这封信就是所谓的“三皇子亲笔”的启事。文不成武不就,天子实在喜好不起来这个三儿子。
“李大人过奖。”沈麟跟他这位同僚干系较着非常不好。“这封信上的笔迹,便要费事顾大人来辨识一番了。”说着侧身,将案牍上的物件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