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七十年前的来信[第4页/共4页]
固然我一向感觉爷爷是个比较传奇的人,但此前却从未传闻他和甚么承平天国宝藏扯上过干系,更不晓得他和那位卫师长去藏珑山古墓摸金的事。
除了研讨天工之术,爷爷对风水八卦、奇门遁甲之类的也有所浏览,但这些东西在束缚后大多被当作封建科学破四旧给破了,爷爷也很少再对外提及,只是偶尔会给我这个小孩子讲些,我觉着希奇,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厥后爷爷一起南下去了香港,四五年抗战胜利时单身回到南京持续搞他的考古研讨。
南北朝期间玉器和青铜器均处于汗青的断裂层,特别是玉成品,有学者乃至收回了“魏晋用玉而衰”的慨叹,以是存世之玉器并未几见,物以稀为贵,眼下这个镶玉青铜坠应当值很多钱。
我不由皱眉,那图纸看上去就是一幅龙的图腾画,上面不但没有任何的地名标注,并且就连门路也没有画,实在是和舆图没有任何干联,会有甚么冲破口呢……
想到这,当下拿来南京东郊的舆图,发明藏珑山一脉中公然隐着一片近似龙形的处所,再细看下,山脉群落诸丘走向和图中所绘之龙身的龙鳞大抵相吻,龙头上的两只角也恰好与藏珑山的两处余脉相互对应。
这究竟是谁寄来的?为甚么会在这个时候呈现?
最令我感到讶异的是,落款竟是典南三也就是我爷爷!我看了眼收信人,上面写着任之。
我打趣道:“甚么风把至公子您给吹来了?”
在爷爷三年前归天前夕,他还赠与了我一本名叫《天工秘谱》的书。我翻了翻,本觉得讲的应当是一些机器或者构造之类的,却不测的发明远不止那么简朴,内里有很多玄学方面的东西。
郑天进门后我俩先闲扯了一会,随后他就进入正题,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张吵嘴打印的图纸放到我面前,靠近了小声道:“城子你给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