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罗氏[第2页/共3页]
门别传来红裳决计进步的声音,像是有人无礼地拦了她的路。子歌神思被打断,一时停了弹奏,便听到楼下传来一阵欣然若失的感喟。红裳排闼而入时,有几人尚在门口探头探脑,想看看是何方人物,能奏得如此佳音。
可贵有一次,子歌率先开口向红裳问及环境。红裳忍俊不由地一笑,倒是故意要卖个关子:“歌儿你感觉,澄江王当如何措置此事?”
“当年的巫蛊之乱差点激发朝局颠覆……即便十年畴昔,陛下内心那道伤口,恐怕也还是留有疤痕的。”红裳叹道,悄悄咬了一口定胜糕。
“……我mm这几日只是一时起意,弹曲解忧,并非故意交友,各位公子请回吧。”
宋青书双手环胸,靠坐在窗前,闻言,却将脸别向窗外,淡淡说道:“父仇未报,何故家为?”
子歌一字一顿地说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若罗氏出身常州,便与你父亲是同亲。你曾奉告隽隽她是‘久未会面的客人’,但是畴昔曾经在京中见过?”
“在几次宫宴上见过,父亲的确与她相聊甚欢。”子歌仿佛回想起了甚么,纤长的眉毛几近拧成了川字。
“阳明二十年,罗氏染疾,垂垂危矣,后有江湖道人献药方愈……”她悄悄念出了声,然后昂首望向子歌。
“青鸾报里能人甚多,寻几人到山间辟个马场,圈养起来。马匹是军需,总会有效得上的时候。”子歌轻叹了口气,又加了一句,“宣武马坊的店家是无辜之人,让人好生护送出城,多给他些银两安生。”
“若真如此,他乡遇故知,你该欢畅才是。”红裳从她手中接过册子,猎奇地翻看着,却发明子歌在此中一句下画了重重一道。
子歌脸上那抹淡淡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她低下头,将手中的册子攒得起了皱褶。“青书所言极是……是歌儿冒昧了。”
“这罗溱……并不是我当年见过的那小我。”
“高湛买这河曲马,本意是要示好清河侯卢仑,乃至还亲身到马坊中遴选,便是想闪现一番情意。却没有推测,几乎变成了大错。”子歌将耳畔一缕垂下的发丝笼于指间玩把着,缓声道,“我作为一个局外人,在罗氏耳边似有若无地一说,听者故意,自该道别想。如许一来,高湛的统统情意,便都成了别有用心。若要侯爷不见怪,他便只能把错处全都推在马坊店东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