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谶言[第1页/共3页]
“血月初升……血月……”
这日正值中秋,家家户户都挂出了丝制灯笼,五光盘桓,十色陆离。穿着华丽的女子三五成群,笑语盈盈暗香去。孩子们放起了莲花灯,一盏盏如薛涛笺般随水流下,火光映照水中月影。
“凤凰凤凰,我们的心愿,嫦娥是否真能闻声呢?”
“女人,你如何了?”
子歌放轻了脚步,进了屋门,琴声停了,女子转头望着她,没有说话。
这么晚才回家,若被赵姨娘逮到,多数又要挨骂了。不过中秋之日园子里人来人往,姨娘必定在前厅里迎送那些达官朱紫,本身只要走院子里的小门就好了。
“娘,我明天在街上碰到了奇特的人。”
“高山月出,江山易主……高山月出……”
现世安稳,安然喜乐,是百姓之福。自高氏阳帝即位后,天下再无战事,十余年风调雨顺,圣上励精图治,天下归心。
极远处的夜风里,模糊回荡着还是锋利的呼喊。
“有一个女人跟我说了甚么玉轮和女主,声音可吓人了。”
“歌儿,娘有事情要奉告你。”
一个小孩拉扯着母亲的裙摆,指向天空。很多人都因为这异象而立足旁观。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上石板桥,手里攒着一只竹编小鸟。她的目光有些羡慕地看着岸边一个女子带着她的后代放河灯,三朵莲花盈盈绽放于暖黄色的火光中,渐渐地飘向河中心,随水而去。
“你……你,是你。”阿谁女人不但没有上前扶她,反而震惊地发展了几步,声音沙哑刺耳。
一首《入阵曲》,曲风雄浑开阔,似千军万马奔腾于琴川之上。但在此情此景下,却又透着道不尽的哀戚。
“你是谁?我不熟谙你。”子歌有些惊骇地望着她。大氅下,她的双眼披发着异乎凡人的微光。
“那名女子在四周已盘桓多人,逢人便说疯语,你不必过分在乎。”
阿谁女人松开手,神情冲动地大喊着,旋身拜别,锋利刺耳的声音伴着诡异的银铃声响,久久回荡在夜空中。
子歌小声答道,内心有些惴惴不安。娘平时固然峻厉,却从未如此大惊失容,神采惨淡。她看着母亲站起家,走到书厨前,从最上层带锁的箱子里取出了一些东西。
不过国度大事,子歌并不体味。她一向和娘相依为命,投止于东风十里。娘固然荏弱温馨,却精通歌舞乐律,能为赵姨娘的歌姬们谱曲排舞。本日是她的生辰,她早该过了上私塾的年纪,娘却不肯意让她上学,她一气之下,便跑了出来,独安闲街上浪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