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宁剿匪记(二)[第2页/共4页]
……
掩或是……曹大人您与那白衣教达成了甚么共鸣,早就将皇阿玛的恩泽忘的一干二净了吧!”
曹寅伸手接下抖了开,内里只要一行字儿‘调亲兵五百,出了事儿本王一力担承!’
“这……”曹寅千万不会想到胤礽会说这么一句粗鄙的话,当即也是愣住。却在这时,胤礽忽的又换回了一副刚毅神采,眉宇间的气势仿佛便是有几分康熙当年的味道,只听恰当空一声重音,不卑不亢不急不缓,亦如当年轩昂气度的爱新觉罗玄烨立于花样之上那气若闲庭的韵致“曹大人!出了事本王一力担承!大不了也是皇子吗!哈哈~~人生蹉跎,没这么多时候让我们思前想后的。大人照办就是!送与皇阿玛的折子也大可直言不讳,我既然这么说了就敢担承着,畏首畏尾的还做大事!”
曹寅闻言惊出了一身的盗汗,旁的倒也不在乎,只是这最后一句,那但是千万担待不起。至于胤礽明贬暗褒的激将套词倒是不觉得意,可也不免内心热了热,当下掀了袍子跪了下去,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慷慨陈词的摸样让胤礽觉着本身是不是这话说的重了“老臣蒙皇上信重得蔽隆恩,此恩铭记于心永久不敢健忘,王爷这么说实在是曲解了老臣!只是…只是这白衣教实在也非为祸一日半日,只怕根底深远,江宁县虽不大可也幅员博识,老臣不敢再瞒王爷,起初江宁驻军绿营军中层出过一回乱子,平复后查明我军虎帐当中竟有很多白衣教的人混迹此中,虽全数问斩,但也难保没有漏网之鱼,皇上让老臣清除,只是年深日久,潜移默化,民气相隔岂是一时罢了,老臣办事倒霉自不敢回嘴,但是为今之时,王爷跟九阿哥身处江宁当中,如果真与白衣教结了梁子,老臣只怕您二位的安危有误,实在不敢妄动!还请亲王三思后行啊!”
这亲卫实在不是别人,恰是一向暗藏在广济楼中随时待命的舒述,因为李卫与戴梓的事件,舒述甚是担忧胤礽的安危,便自请以侍卫的身份随护在身侧,胤礽眼下恰是缺个得力的人,也就顺势答允下来。曹寅早就被调任江宁,对新晋的舒述并不熟谙,只当是个浅显的侍卫,以是胤礽这回派了他来送信,一是这事有违清律祖制,让康熙身边儿的人去做也是变相的奉告康熙本身并无别的意义,二来也是晓得舒述机警,且曹寅又对他并不熟谙天然也不会如何防备,面色上让他辩辩曹寅的第一反应,也是想看看这曹寅在这趟浑水中淌的究竟有多深“……亲王有封手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