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福建巡抚吴之屏[第2页/共4页]
福建巡抚吴之屏听闻,郑芝龙的台湾风调雨顺,稻米一年三熟啊,福建巡抚吴之屏如何样能够说动郑芝龙。连朝廷血淋淋的海禁都禁不到郑芝龙的头上。
船埠上有人对着回港的船只了望,“来了,来了”,潭猴子迷惑不解就拿起望远镜盯着回港的船只。现在,西天有几抹云彩,灰暗里渗浸着殷红。镶着金黄的亮边,一轮落空光芒的橘红色太阳,很圆很圆,有如一只镏金的铜盘。就在那朝霞飞升的水天相接的处所。模糊呈现了个不甚了了的斑点。斑点愈近愈显,愈近愈大,渐渐粉饰住了太阳、朝霞。霞光在它的背后烘衬出了它的表面,能够看清是条大号福船。
吴之屏利用的这条大福船还是,新郑芝龙送的,前舱是客堂,尾舱和后舱兼作厨房和婢女、船夫的船舱。现在中舱吴之屏坐着榻边上看着义女,郑芝龙的年芳18岁妙龄少女海枫凰郑霞在书房兼寝室里,郑霞在生闷气。
饷馆船埠上做买卖的夷人偏地都是,被误称为佛郎机(即法兰克的古音译,当时或被回回贩子用来指代基督教欧洲,或更加详细地指代葡萄牙)的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西班牙人来到这里也有好些年了。这个靠近东海的私运港口里,长年活动着的夷人也有几十到数百不等,他们用香料、黄金等货色和本地住民调换食品和生丝,以保持他们在东海和南海的商路。
福建巡抚吴之屏普通不消这条大福船,就给喜好出海的义女海枫凰郑霞兼并了。大福船的书房安插得简练、高雅。一张画桌占了中舱四分之一的处所,舱壁的一方挂有琴、笛、箫,另一方舱壁挂着张还未裱装的当今书坛名家李待问的墨宝,是他书赠给仆人的曹植那首“仆夫早严驾……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杂诗。吴之屏身着儒服方巾同穿戴一身夷服的海枫凰郑霞,哄着到:“乖女,我同你父,飞黄说,你来岁再嫁人,可好!”
郑芝龙个人的存在也影响了欧洲列强之间的互动和消长,荷兰人操纵其抵抗吕宋的西班牙人和壕镜澳门的葡萄牙人,但郑芝龙最后也节制了荷兰人的对大明和对倭国的贸易。朱浩只能把去倭国的货,给郑芝龙代理,朱浩感慨,忍耐几年,大做舰船,培养水兵,必然把东亚南洋给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