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粗盐提纯[第1页/共4页]
他详细的解释说,广东的盐其实在天下底子排不上号,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南面是四川盐场,产量很大,盐的产量也比较好。但是,天下最好的盐,仍然是出自蓬(溪)、南(部)阆(中)、犍(为)乐(山)、富(顺)荣(县)、云阳等周边的盐。因为这些盐带有些许的青色,故名青盐。
精盐都是富朱紫家才用的,色彩洁白,粉末状,很均匀,摸起来手感很好,做出来的菜味道也均匀。比较初级的酒楼甚么的,采取的也是精盐。每斤精盐的市场零售价起码在八十文以上,并且供货西北盐商收回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朱千户点头说道:“广东的精盐和井盐,都是从四川同过水运运过来的,现在四川民乱,武昌也民乱,门路被阻断,精盐和井盐都运不过来,代价往上翻了好几番……如果我们这里有精盐……”
“有了!”
用时髦的话来讲,那就是一边天国,一边天国啊!朱千户想起了甚么,皱着眉头,“虎头,你先出产着,北海湾大东沟烧毁的营塞我考虑考虑。”朱浩也晓得,私开盐场不是那么轻易的,另有上面的人要参股打理,上面的人比如那些盐估客。
朱千户还重视到这一点,对于富朱紫家来讲,用惯了精盐漱口,俄然精盐没有了,还真是比较难受。
朱千户清楚的熟谙到,如果然的能够将粗盐变成精盐的话,赚大钱的日就来到了。现在的广东省,乃至是湖南,湖北,广西地区,对于精盐和青盐的需求量,都是个无底洞,多少都不敷填的,说是款项树、聚宝盆一点都不为过。
朱千户不愧是外号假贩子,一阵晕弦今后,内心一阵狂喜又平静下了,“虎头,你要北海湾大东沟烧毁的营塞干甚么?”
内心俄然微微一动,想起了甚么,问道:“俊祥,你运过来的盐都是这模样的吗?”朱俊祥有些迷惑朱千户为甚么由此一问,但还是当即回道:“不是老弟自夸,我买的南湾盐场熬出来的这些盐但是全部新宁县一地质量最是上乘的海盐了。”
朱浩把蒸开的水顺这管道流倒下,水沁湿了棉布,极新的棉布在普通的军户家很难找,但朱千户在新宁县有一家卖布匹的铺头,棉布都是按批来算的,棉布细心的洗濯过后,还是根基能够满足过滤的要求,当然棉布没有棉花要用。
来到后院,后院门口给铁闸拦着,朱千户的亲信谭百户的儿子谭候外号谭猴子正在木制的执勤岗亭里站定,一顶青色六星戴檐的圆毡帽,上身是极新的青色对襟,下身则是青色的裤子,挺胸收腹,拄着一把红缨枪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