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良策[第2页/共8页]
崔氏被她当着长辈的面呵叱,有些下不来台,却也晓得女儿此次委实闯了大祸,只低声道:“母亲一起辛苦,且先到厅堂,让儿媳清算安排挤慈晖院来,先安设下来,待相公入宫返来奉侍于您。”
李熙舒了一口气,处理了这单事,表情愉悦起来。
他杀意正盛,背面却有个小寺人在帐子后张了张,彭中见状畴昔问了问,返来对仁熙帝低声启奏,仁熙帝有些奇特,到底敛了肝火,晓得本身大怒之下,只怕要做出君臣分裂之事,便站了起来,往背面走去。
崔氏心中一惊,晓得是谢老夫人从老宅赶返来了,谢家乃是大秦驰名的世家,原世代居于玉京辖内璠阳县内,谢祐暮年丧父,谢老太太单独扶养二子长大,谢祐当年中了探花后外放在凤州,家里唯有季子谢炜奉侍谢老太太,谢祐在凤州因凤州知州做媒,谢祐与本身成了婚,当时老太太也带着谢炜畴昔插手婚礼,唯记得是个非常严厉呆板的老太太。
她身后公然出来了个仆妇,霍然上前便要给玉衡掌嘴,玉衡大恼,她身有技艺,如何吃得这个亏?手一架一反手,已是顺手给了那仆妇两个清脆的耳光,那仆妇脸上顿时红肿起来,非常无措。
李熙微浅笑道:“那谢相之女,走的是高祖孝烈皇后的义绝桥,高祖亲下的旨意,订婚之女,若能赤足走过,便可退婚,皇上如果问罪于她,虽则抗旨之罪原是该当,只是一些冬烘愚民却枢路津乐道于皇伯伯的不孝,反倒让谢相之女得了个节女隽誉,天下悠悠众口,不免对皇伯父的清名有损,别的其身为国师之门徒,固然不过是个名头,还未能入内门,但是到底师徒名分在,如果惩办了,清微教那边的反应如何,还未可知,现在国师那边还未有动静,只怕便是要看皇伯伯下一步会如何。别的,谢相如果对皇伯父生了愤懑之心,皇伯父这十余年辛苦管理得下的大好局面,只怕此后倒是要囿于君臣斗法中,而这些不过是为了侄儿微不敷道的婚事,侄儿如何能不日夜忧心,惭愧难安?”
谢祐劳苦功高,深受今上宠任,现在上即位十数年,行动常常大出群臣不测,竟是个喜怒难测的性子,因此这一次大师都不敢妄测,静观其变。
御书房内,谢祐跪了几个时候才被御前寺人彭中引进了御书房,仁熙帝正高坐于上,年近四旬的他眉心有两道竖纹,双眼锋利,嘴角往下,显现出他非常卑劣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