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方孝孺,你确定不是我派去的卧底?[第2页/共3页]
“陛下仁慈。”
朱棣咧嘴一笑:“朕想说的是:感谢啊!你肯定不是朕派去朱允炆跟前的卧底吗?”
“方孝孺主张削藩,这明显就是违背了太祖遗旨,这是不忠!”
就是道衍圣僧姚广孝也施礼奖饰:“阿弥陀佛,陛下这一招釜底抽薪,让贫僧大开眼界!”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这清楚就是儒门之贼!社稷之贼。”
“名为削藩,但进京的几位藩王不是被刺死,就是被谗谄,这清楚是以削藩之名,搏斗皇室!”
“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牲口,怎可称之为大儒?”
朱棣哈哈大笑,看着被打的鼻青脸肿的群臣,悠悠的道:“诸位爱卿,此情此景,朕该如何定夺?你们给朕说说?”
“你们,你们......小人!”方孝孺嘴角沁出了一缕缕鲜血,被这帮大臣恶心的不可。
“甘愿拖着家属弟子去死,也不肯意弃暗投明,报效陛下,是为不仁!”
并且,满城乌泱泱的人跪下。
.........
“请陛下,诛民贼!”
“他推许周礼,行井田,废科举,这是要断了天下士子的出息,让百姓再无灿烂门楣的机遇,是为不义!”
方孝孺指着文人士子,气的神采涨红,没想到方才还筹办为他立牌坊的人,现在就直接把他骂成了婊子。
文人一个个膜拜在地,大声疾呼,如果朱棣不杀人,他们就碰死在这里。
朱棣摆摆手,现在他对于诛人十族已经没有兴趣了。
并且,天子亲身担负主考,那么就没有人敢舞弊。
“方孝孺,你晓得吗?要不是你复周礼,行井田,残害皇室,让建文小儿众叛亲离,我如何能够登上这九五之尊?”
方孝孺气的浑身颤栗,指着这些文人士子吼怒:
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快了,他真的有点接管不了。
他因为嫂子和弟妹的事,被文臣指着鼻子骂,还辩驳不了。从朱棣的口中得知,文官竟然把这些事,都写进了史乘,他憋了一肚子的火。
李世民此次真的感觉杨妃没有那么香了。
更加本身感到哀思,遗臭万年啊!
“朕有句话要对你说。”
科举但是三年才一次,没想到天子一欢畅直接加开恩科,意味着他们很快就有出人头地的机遇。
文臣越说努力,一个个咬牙切齿。
最最首要的是,靖难之役打的国度动乱不堪,各地官员大量缺失,恰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不消熬资格,高中便可当官,当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