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第3页/共4页]
“翠儿姐姐如何如许说,娘娘对我们从无别的话呢。亦未曾吵架呼喝,我们如此做,娘娘只怕会不欢畅了。”
当年的贾史王薛,现在亦不复存焉。
宝钗将一抹胭脂膏子在手内心拿花露晕开,对着水银镜细心地晕在腮边。莺儿从殿外捧着香气满溢的汤盅出去,见宝钗正在打扮,不由抿嘴笑道:“娘娘怎地起得如许早,也不叫奴婢们出去奉侍?”
新帝即位,她只一心觉得不是三皇子,便是十一皇子。谁曾想,竟是落在一个从不打眼的毛头小子身上。水湛事必躬亲地教诲他,又有林家及皇上一力的搀扶。宝钗纵故意想要动些动机,也是难伤他分毫。
远在江南水乡的一片小小莲湖中,面庞姣好的采莲女音容笑容似曾了解,一双清澈的眸子映着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唇边的一颗小小黑痣无端惹民气怜。
说罢,竟是笑着把另一个小宫女一拉,也不管莺儿站在那边气得心口发堵,尽管走了。转过了石桥,才冲着赤芍宫的方向啐道:“呸!还只当是当年受尽恩宠的娘娘不成,既已被打发来了这偏僻的地儿,偏还只跟我们摆谱呢,我呸!”
她的母家早已式微,幸亏兄长薛蟠娶妻以后也算争气,在军中立了军功挣了军衔。纵使家中仍旧撇不开一个“商”字,可到子侄辈,却可靠着薛蟠的军功走上宦途了。想到这里,宝钗目露苦楚。娘亲没享到几年的儿孙福,为着她这个处于高位的女儿不晓得填了多少钱银出去。
黛玉欣喜地点了点头,才道:“皇上现在也十六了,几位王太妃娘娘都提及后宫纳妃之事,不知皇上是甚么筹算。”
莺儿站在门口“呼哧”、“呼哧”地急喘了两口气,才忿忿地转过身来向宝钗道:“指不定是哪个宫里头的老太嫔膈应我们赤芍宫了,这两个贱蹄子,多迟早地腾脱手来才清算了!”
“咳咳咳……”宝钗掩唇嗽了两声,莺儿忙要去将冷香丸拿来。见她仓猝拜别的身影,宝钗只扬了扬唇,微浅笑道:“畴前,‘花如解语应倾城,任是无情也动听’,现在,岂不知‘红颜未老恩先断’,亦不知是上皇负了我,还是……我负了本身。”
启元帝,也就是当年被水湛悉心教养的十六皇子,水涵。他年纪最小,水湛畴前也珍惜他,只是远不及对水清那样正视。可水清厥后的所作所为太令民气寒,水湛又偶然皇位,一心只想同林泽周游山川湖海,这才将目光投注在了水涵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