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枣溪三姓[第3页/共3页]
咳,南边人嘛,读音哪有那么准,再说他们都不太识字。当年,龚、申、程三家在枣溪安身后,深深感念彭直的拯救之恩。从山上伐来粗大的树木,造了彭公祠,塑了彭公像,又在门前栽了两棵樟树。每逢过年,枣溪村统统人都去祭奠、朝拜。厥后就构成了枣溪村的民风,过年时必须去彭公祠拜一拜,一年的出产糊口才会顺利。出门前也去拜拜,才气一起顺风,平安然安。久而久之,彭公祠出了名,成了消灾禳祸,保佑安然的意味,近近远远的人们都起来烧香朝拜,
我是前几年忙着学技艺,厥后看上了申桂英,没追上。志远的买卖很忙,忙得顾不上讨老婆,厥后他也看上了申桂英了,他是如愿以偿喽。智才呢,一头钻进医药书里了,书中自有颜如玉嘛。你呢?你为甚么也还没结婚?
我说,你们阳嘉三杰如何这么迟也没结婚?
我晓得申智鉴是为了保本身的产业,那你跟志远呢?
是的,我家还曾经是枣溪的首富,有“枣溪三富龚为首”之说。厥后就逐步不如人家了。申智鉴比我父亲会做买卖,他开仗腿坊开得红火,日本佬打出去前,他在武临有火腿行,火腿往北买,买到南京、北平。开仗腿坊赢利后,他前后买了一千五百亩良田,连孝敬那边都有他的田。他还造了比我家大的屋子,又当了乡长,我叔叔对他很不平气。我无所谓,人家有这本领,应当的。不过他此人还是有爱国心的,日本佬占据武临后就不再往北做火腿买卖了,现在他不跟他弟弟走,虽说是为了他的产业,但也表示了他抵当鬼子的决计。
好,我明天正要找智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