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与华人及其关系研究》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节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华巫关系问题[第6页/共15页]

英国殖民当局所实施的所谓“亲马来人”政策,因为带有较着的族群关照,即首要出于关照马来人特别是其上层的好处,而对以华报酬主的移民族群则加以各种停止,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全面经济社会危急的背景下,便极大地加大了马来人与华人族群的两极分化和对峙,而使得马来亚的族群题目初次变得凸显出来。“20世纪30年代能够说是一个以基于种族认识、种族认同而呈现族群分化为特性的期间。所谓的‘亲马来人’政策培养了‘他们和我们’认识,由此而导致了该国汗青上从未有过的‘类认识’。”

在殖民统治下,固然马来统治者仍具有较强的政治职位,但是,毕竟是英国殖民统治者在马来亚占有着全面的安排职位。以是,他们对于本身政治职位被减弱的处境,是不会甘心接管的。与此同时,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马来亚政治轨制的当代化生长,对马来统治者亦是一种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但担忧传统的政治所赐与他们的统统会消逝,也一样担忧,跟着殖民地愈来愈朝着西体例议会民主制生长,华大家数的增加必将成为其推举上的上风,从而在政治上有被华人超越的忧愁。以是,就向殖民当局提出了要回落空的权力的要求。在他们的心目中,明显是权力只要完整把握在本技艺中才会令人放心。当时的媒体也已表达了马来社会的这一担忧,如《期间》(The Times)1933年4月21日颁发的一篇文章中就称:直接统治就应包管马来人不会在西体例布衣当局的生长中被淹没,“因为他们会在推举上被华人和印度人超越,而这些人又不但愿在马来亚居住下来,他们只是想挣了钱后回本身国度度日。”马来统治者的这一担忧,跟着英国在马来亚推行的政治鼎新获得了必然的减缓。

在此背景下,1786年,英国人Francis Light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支撑下,以庇护吉达不受暹罗威胁为前提与苏丹Abdullah达成和谈,获得了槟城占有权,并登上该岛。1819年,另一名英国人Stamford Raffles趁新加坡与廖内一柔佛苏丹国干系呈现题目之际,占据新加坡。1824年,英国又与荷兰达成了一项具有首要汗青意义的和谈,按照该项和谈,英国人具有了马六甲,并以此为基地正式登上了马来亚,开端了其对马来亚的全面殖民过程。值得重视的是,该和谈还今后建立了马来群岛根基的政治地理格式,并一向持续至今。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