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1页/共4页]
萧源绷着脸,一股肃杀之气:有适龄的女人!
铁树快哭了,又筹办去摸钱,只盼着方才的押金别被他瞧上才好。
“去湖州做甚?”萧源对朱家也有些体味了,故乡在苏江,并没传闻甚么亲戚在湖州。
“……这孩子的爹娘生前乐善好施,到处结了善缘,是以他们因故归天后,族中之人也乐意保护,他们家本来是做香料、头面金饰的,大头都在湖州,但燕京也有十来间铺子,先前都由族人筹划,近年才垂垂的还到他们兄弟仨手中。”
朱沅好笑的上去给她捶腿:“辛苦娘亲了。”
柳氏本身娘家就是商贾,但柳家也就在苏江算得上一富,像胡氏如许轻描淡写的说“在燕京也有十来间铺子”,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这么想了一通,内心虽情愿,却也不能听胡氏说甚么就是甚么,还要细访才好。
燕山上头的枫叶红成一片,依山势铺了条鹅卵石小径,只能步行而上,沿途溪流淙淙而下,每隔数十丈便有八角山亭供人歇脚。待行到山顶,便有座宝敬寺,香火极其鼎盛的。
柳氏一想,也是,偶然这男人再好,嫁畴昔摊上对不好服侍的公公、婆婆 ,那才是有磨难言。
小牙人满面笑容的看着王五笨拙的爬上马背,朝他招了招手,挥鞭夹腿,慢吞吞的将马赶得慢走起来。
胡氏该说的都说了,转而问起朱沅来。
胡氏便笑着道:“最苦的时候,都苦过了。上头没有长辈,百般不好,也有普通好:凡事本身做主,抻得开手脚。”
但这一阵子,朱沅故意给王五面子,他也就站到前头来了。
朱家三个管事的男仆,王五,孙于,白路。朱临丛最喜好用白路,王五夙来出不了头。
柳氏却笑道:“她们垂垂的大了,我也罢休让她们学着主持中馈,我不在家,便要她们坐镇了。”
胡氏听得连连点头,她本已经晓得些朱沅的行事,又见过样貌气度,心下对劲才来攀这门婚事的。
柳氏微微一怔。
两人一边闲话,一边安步上山。
胡氏公然应邀,且还领了楚昭同来,说是年纪大了,需他鞍前马后的照顾。
“……这孩子最细心不过了。也是自小不幸,没了爹娘。”
柳氏不比凡人瞧不上商贾之道,心下先有了几分对劲:“这么半大点孩子,就要打理这些买卖 ,也实属不易,可见他的无能了。我像他这般大,家父提及买卖来,听也听得一头雾水呢。”
背后有人拍了这小牙人一肩:“铁树,这是做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