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页/共13页]
这一段影象紧锣密鼓,一环扣着一环,像是一帘瀑布从峭壁上轰然坠下,击打在崖底碎石上,溅起一丛丛冰冷水花。所谓悲剧,从古来开天,便是如许一副遽然仓促却又狰狞情的模样。影象的下一环,紧扣着苏陌叶曾奉告她的那则传闻。
为阻敌于思行河外,阿兰若使了招魂阵,燃尽了本身的灵魂。这便是她魂飞魄散的启事。这才是她魂飞魄散的启事。
一道道请兵援助的军令加急送入王城,倾画恍若未闻,按兵不动。前有雄兵,后盾手,军中士气低迷,未曾歇战,已显败象。是夜,阿兰若潜入军帐,迷晕相里贺将他运出军中,本身则穿上他的盔甲,坐镇主帐。
阿兰若缓声答道:“你既晓得我的性子,便该推测我不能弃王兄于不顾。
他却并未说甚么,起家摘过花瓶中一朵小花盏,微微俯身,插在她的鬓边,他的手指在她鬓角处轻抚后一停,收了返来,册重握回击中,目光也重凝到页上,半晌沉寂中,还作势将卷翻了一页。
阿兰若作势用花枝挑他的下巴:“一小我看有甚么兴趣,奴家这么姑息大人,”她笑起来,“不是因为大人一刻都不想分开奴家吗?”
而就在阿兰若的灵魂寂灭之时,鹅毛大雪于顷刻间纷扬而来,半晌便在她身前积成一面长镜。她不长记性,再次伸手,指尖触及镜面之时,一股大力将她往镜内猛地一拽。尚未站稳,一段影象便从光阴彼端,吼怒而来。
这个事情,宫中如何传的凤九不大放在心上,她只模糊担忧,不能让沉晔晓得。凤九感觉,照尘寰一句俗谚,她这类行动就是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乃是混账所为。但她既应了陌少,心中即使惭愧,也只能一心一意当一个好混账。好混账是甚么样?先生们虽没教过,幸亏有天上的连三殿下可供参详。
这便是阿兰若的平生。
她转头瞧他,眼中还是含笑:“方才一句打趣罢了,可别为了负气扔我。”
大火三日未熄,燃烧之时,公主与铁弓皆化为尘沙,消弭于滚滚长河。
天上的连三殿下有段名言,说一段情该是甚么模样,端看历这段情的人是个甚么模样。比方人间有那种轰轰烈烈的情,也有那种细水长流的情,另有那种相敬如宾的情。有情面深言浅,有情面深言深。不能说旁人的情同你的情不一样,旁人的情就算不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