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章 头名,素荷[第3页/共4页]
“风起,非常,满分!”另一富商大声大喊,锦上添花谁不肯做。
光阴流逝,风家竟是鼓起三十六人前来,由族长带队,清一色的红斑白马,看来就是要让风起骑马游街,夸耀风家出得文采不凡之人。
赐与清倌人揭示才艺的舞台上,就有十来个主子搬来十张桌椅,备上笔墨纸砚。
风起淡然,且听富商往下诵念名次,就是到了第四名,竟然也是不见风起,而是那青州书院的魁,被念到名字的学士呆愣了下,有些欣然若失。
心中冷哼一声,风起可不是傻的,这场诗会明摆着就是三家书院联手为门下秀才们立名所用,诗会主题恐怕早就是暗里奉告这些秀才,平常书院儒生自是不知,想要与这些筹办充分的书院秀才比试文采,那只能是式微的。
第二个清倌人下台,稍后一盏茶,第三个艳红如火的清倌人登台献唱,一展歌喉,热忱如火,歌舞双绝,小腰颀长仿佛蛇舞,红衣上系着数十个银铃,清脆好听。
第十位清倌人是为压轴,此时父老已经宣布一应儒生的诗文评分,定下名次,能在最掉队场的清倌人,自当是才艺分歧平常,不然就是贻笑风雅。
父老起家,双手虚压,在场近千人就是寂静下来,可见父老严肃:“目前长夏将过,不日就将秋闱,台下诸位秀才,当要一试举人。此番诗会,且闻君子当以修身治国平天下,就以平天下为题,考急智,稍后三个清倌人登台,就是写得诗文上交。”
学文无前后,学问有强弱之分,第一轮登台的只要三人,就是三家书院的魁,其他儒生都是心知有所不如,也就不去同台献丑了。
风起不抢先也不争后,看的儒生过半,就是上去,少顷就是登台,来到一张书桌前。风起淡然坐下,滴水磨墨,压平宣纸,拿起羊毫,蘸墨而书,笔锋如剑,形如白云,一挥而就,写成一篇诗文,就是搁笔,轻吹纸墨,待得稍干,就是拿起诗稿,搁置一旁。
心静身安,无有烦躁,风起看着一应写出诗文的儒生都是登台写下诗稿,待得半盏茶无人登台,父老就是起家,扣问四周:“另有学子登台否?”
……
“不器,汝不愧是以武立家出身,你家很多族人参军,为本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一《破阵子》道尽慷慨悲歌,当是值得痛饮十杯陈年花雕美酒。”
“此次诗会头名,当是我青州府勇武传家的风家后辈,风起,风不器。”富商非常熟谙风家这个公门鹰犬,也没少打交道,风家能够说是吵嘴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