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在路上(上).[第1页/共8页]
赵俊臣点了点头,一边查抄动手中的奏章,一边说道:“这些小事,你看着安排就是,你做事稳妥,本官信的过。”
说到这里,赵俊臣笑吟吟的向着刘长安看去,问道:“说到这里,本官且问你,在你眼中,本官是第几等?而你又是第几等?”
听到这里,刘长安那里还不晓得赵俊臣究竟是为了甚么而敲打本身?仓猝跪倒赵俊臣面前,语带哭音,说道:“大人,下官是被冤枉的啊。”
刘长安本身资格已经充足,只是没甚么背景,以是已是在各地知府的位置上呆了三届,一向处于能够升迁却又不能升迁的难堪职位当中。
“哦?”赵俊臣嘲笑:“那么多百姓,莫非都冤枉了你不成?莫非不是你加的税赋?”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赈灾救灾,常常都是最轻易出题目的环节,由此而激发的民变,更是数不堪数。能像赵俊臣如许洁净利落且不留后患的处理,可谓是少之又少,为此而上一份请功折子,倒也不算过分。
刘长安微微一愣,不明白赵俊臣为何会看重张道全这个神棍,但还是躬身道:“那下官告别了。”
………
赵俊臣轻声说道:“古往今来,在百姓眼中,官分三类,即清官、赃官以及昏官,前人曾云,清官兴国、赃官祸国、昏官误国,但在本官看来,倒是大谬。在本官眼中,官只分两类,即能官与庸官。清官如果只要德行而没有才气,亦只是庸官罢了,又那里能兴国?自古以来,那些所谓的清官祸国误国的例子还少了?赃官即便操行出缺,但只要有才气造福百姓,那就是能官,又那里会祸国?历朝历代的那些名相贤臣,又有哪一个是真正的清官?”
而这也是赵俊臣看重刘长安的启事之一,汲引刘长安,以赵俊臣在德庆天子面前的职位,以及刘长安本身的资格,并不困难,投入不大,但收成却多,不但能收刘长安为己用,更能获得刘长安这些年来在各州各府运营的人脉收集。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先领刘长安来见我,让那张道全在偏厅等一会。”
刘长安赶紧点头,说道:“大人天然没有曲解下官,是下官识人不明,思虑不周,不但被上面的官吏欺瞒,更是害的百姓刻苦,这自是下官无能的表示。”
这类做法,虽是百姓自主为之,但对赵俊臣改良名声的好处,自不消提。
最首要的是,这刘长安没甚么太大的野心,且非常听话,正急于采集翅膀的赵俊臣,自是故意收刘长安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