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痴男怨女[第1页/共3页]
高力士叹道:“陛下,现在太真妃日日与陛下相见,可毕竟心结难明,陛下与她相处何曾感觉有兴趣?不过是一人惊骇,一人痛苦罢了,不如干脆分离一些光阴,待到相逢时,想必太真妃必然待陛下如畴前般恩爱,舍得短痛,换得长乐,何乐而不为?”
但是,令舞伎们绝望的是,天子的重视力并未放在她们身上,乃至瞟都没瞟一眼。
见李隆基偶然歌舞,眼神瞥向了他,高力士立马躬着腰走到李隆基身边,轻声道:“陛下,太真妃在飞霞阁安息,听内侍说,太真妃彻夜心境不佳,正单独饮泣。”
“是,陛下,甄官署上月呈疏,称蜀州青城县一家瓷窑所产瓷器质地上佳,内府局的管事本来不甚在乎,厥后太真妃之兄杨钊说,蜀州是太真妃的故里,若故里有贡瓷,想必太真妃会很高兴,内府局不敢怠慢,便定了青城县那家瓷窑为贡瓷。”
确切是真爱,杨玉环被遣送出宫后,李隆基寝食难安,表情沉闷。常常长叹短叹,典范的失恋少男症状,怎一个愁字了得。
说实话,李隆基的措置已然很客气了,若换了别的人敢如此放肆,起码也是个满门被抄的大罪,而李隆基只是活力地把杨玉环送回娘家,足可见他对杨玉环是真爱。
高力士恭敬隧道:“听奉侍太真妃的宫女说,太真妃正在把玩一件来自蜀州的瓷器,蜀州是太真妃的故里,老奴觉得,太真妃或有思乡之念。”
高力士笑道:“青城县送来长安总计十件瓷器样本,现在全在太真妃的寝殿里,传闻太真妃对它们非常爱好,每日都要亲身擦拭那些瓷器,现在太真妃对着瓷器饮泣,老奴觉得,应是思念故里了。”
帝王的男女之情不成能太纯粹,此中总要异化一些别的身分,比如政治,比如朝局制衡等等。
杨家宅邸里,杨玉环也是整日以泪洗面,杨家高低痛悔不已,一个月后,李隆基终究忍耐不了,派了寺人高力士来杨家看望杨玉环,杨玉环跪在高力士面前大哭忏悔,检验检验不该让杨家人如此放肆放肆,并剪下本身的一缕头发请高力士带回,李隆基见了杨玉环的青丝不由大惊,随即也痛哭失声。
李隆基不在乎甚么瓷窑,他在乎的是杨玉环。
“太真妃”是杨玉环在宫里的称呼,她曾是寿王李瑁之妃,厥后李隆基看上了她,又不能公开掠取儿媳,因而下旨令杨玉环先削发为道掩人耳目,待风声过后便令她出家,接到宫中,顺理成章成了李隆基的妃子。杨玉环在削发时有个道号叫“太真”,故而宫人对她皆以“太真妃”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