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生如梦[第2页/共3页]
这里(《茅山捉鬼人》这本书)的前面,会接着连载前传,报告道风失落十年的经历,与冯心雨、杨宫梓等人的恩仇。
题目是……我最后设想大抵只写三百万字,成果写到前面打不住,野心太大,但究竟证明,靠这类急才想要撑得起一部太长的作品是行不通的,孤负了大师的等候,我至心检验,下本书必然改正。
但已经不算注释了,我也不肯定甚么时候能想好全部故事,以是,容我歇息下,好好构思一段时候。
新书我会仍然会写一个灵异悬疑的故事,固然开初看上去跟茅山的气势差异会有点大,但前面会给出公道的解释,毕竟,捉鬼联盟的位面战役才方才打响啊。
我承认我中间飘过,以为本身挺本事的,还美意态及时调剂过来,到现在……不敢说能看淡统统,起码对很多东西也能安静对待了。
我遗憾的是――这本书毕竟太长了,中间――特别是写到前面的时候,有很多力有不逮的处所,究其启事,第一,构思不敷,这本书刚写的时候就没纲领,故事和人物全在我脑中,很多大师看到的伏笔、牵挂、反转,都不是经心的设想,而是我临时想到的。
(每天留言骂我的诸位也不轻易,辛苦大师了)
第四,关于更新。
第三,很多伏笔和人物没有交代,比方陈露、通玄,等等,这个真不是忘了,而是写到前面我发明,已经没有让他们阐扬的舞台了,加戏当然能够,但又未免给大师水文的感受,干脆就不写了,决计留一些残破吧。
从2015年7月到明天,用时四年半,700多万字。
谨以此篇记念茅山捉鬼人的近两千个日日夜夜。
一起走来,承蒙关照。
仿佛每一本书结局都被人骂烂尾,不过从作者的角度,这个结局不是最好的,但已经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结局了――
第二,第二部的设想,对我来讲是一次不胜利的应战――我本想详细写叶小木生长的过程,带大师回到最后那种惊悚校园的感受。
总算写到了结局……
读小说不能包你不挂科,不能帮你找到工具,也不能包治百病,但起码……哪怕这本书曾经给你们带来过一丝欢愉,十年,二十年后,当你们回想起本身看过的小说,能想到这本书。
说到底还是我的启事,在这里慎重地向大师报歉,你们骂我骂了这么久,我都听着。对不起大师,让大师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