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信任的建立[第1页/共3页]
“既然奥匈帝国事我们的盟友,那么在从我国获得支撑的同时也必须实施呼应的任务,不然的话,奥匈帝国有需求,德意志帝国就要支撑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是被一个弱国绑架了?”王子笑着反问道。
“我起首是巴伐利亚的王子,是巴伐利亚将来的国王,我也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分子,我考虑统统题目都必须站在帝国的角度上。盟友的态度和联婚确切值得考虑,但是我等底子解缆点还是德国的国度好处,任何事情都不该该压上帝国的国运。”
但是俾斯麦以后呢,德国的交际处境越来越被动,奥匈帝国成为了德国独一的盟友,而对于这独一的盟友,德国的交际矫捷性逐步丧失,乃至于在德国高层中呈现这一种设法,奥匈帝国的畅旺和德国息息相干,德国必须不吝统统代价帮忙奥匈,为奥匈的各种行动背书,因而就呈现了“小国绑架大国的环境”。
“这会引发奥匈帝国的不满,而众所周知,奥匈帝国事贵国最值得信赖的盟友,这回粉碎二者的干系。并且从中间的角度来看,您不该该站在保护两国干系的角度来措置巴尔干题目吗?”谢夫凯特问道。
而在沙盘之上,除了立体的河道和都会标识以外,乃至另有代表各国兵力的小锡人,而几个庞大的彩色箭头则代表了一些国度的计谋方向和企图。而在沙盘劈面则是一副庞大的天下舆图,上面一样标柱着很多东西,别的,中间的办公桌上还安排着一些文件。
“是否能够如许了解,因为奥匈在巴尔干的行动只能给德国带来费事,以是贵国要停止对方在巴尔干的行动,而奥斯曼帝国能够作为德国的盟友,以是您要让我们强大,来对于共同的威胁?是如许吗?”谢夫凯特话锋一转持续说道。
也难怪这位土耳其将军在德国人开释美意的环境下仍然警戒满满,毕竟现在德国人的头号盟友就是奥匈帝国,而奥匈帝国在土耳其崩溃的过程中可没少挖墙脚,当年塞尔维亚就是在奥匈帝国的支撑下离开土耳其的,不过让这位将军感到欢畅的是,塞尔维亚独立后,立马就投奔了同属于斯拉夫民族的俄国。想到这里,将军嘴角闪现一丝笑意。
“在德国看来,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大并不成取,这会减弱奥匈帝国的力量,并且管帐划奥匈和俄国之间的冲突。即便占据了,本地的民族和宗教题目也会增加办理本钱,而想要处理这些延绵了几百年的题目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我想贵国对此应当深有感到,巴尔干半岛就是欧洲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