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枭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青词贺表[第4页/共5页]

俞咨皋深深吸了口气,拿起最上面的贺表,大略扫了一边,“满纸荒唐言,皆是奉承语,没想到胡部堂也能写出如许的笔墨……”然后将戚继光和俞大猷的贺表拿在手里,看了半晌,重重放在石台上,“父亲和戚叔更过分!他们莫非不会汗颜吗?”

“就你们如许的眼界,读再多书,也没甚么用!”俞咨皋冷哼一声,“一介草民,能将国事阐发得如此透辟,更敢顶撞一县百姓的父母官,如许的人,若非蠢直,就是有大聪明。先不提他聪明策画能到多么程度,单拿他能为通倭案情出堂作证,有万诱不改的态度,这小我,就务需求保住。”

“满朝文武没有例外,都要写青词贺表。将军若不写,皇上天然不会说甚么,但内阁是严嵩掌管,将军如许做,只会让胡部堂和俞将军难堪。”亲兵道。

“是首要。”俞咨皋面无神采道。

他本有一颗赤血忠国之心,何如良臣难觅贤主,一腔抱负本就被踩踏了几分,偏要逼他写这些愿意的文章,即便誊抄,内心也犯恶心。

他们家大人书固然读得不咋样,策画却极有一手,这正因如此,获得胡宗宪的赏识,以不到二十岁的春秋封任批示佥事一职,这在全部大明朝都是未几见的。

俞白这才点点头,“大人如许想,卑职就放心了。”

俞咨皋望着石台上的纸笔,有些入迷,直到俞白快走出思补斋,他才蓦地回过神来,摆摆手道:“先返来!”

“光凭我一小我,倭寇能够处理,但在通倭这件案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山东既然出了个于可远,我想着,就应当充分操纵起来,只要他能写好这份青词,带给父亲,由父亲呈给胡部堂,他们就明白该如何做了。

俞白恭敬回道:“卑职记着了,这就叫他们看紧一些。”

俞咨皋恰是以荫监身份进的国子监。监生直接仕进的机遇较少,但参军另有虐待,没有插手乡试,俞咨皋便转当兵中,在其父俞大猷帐下堆集了很多军功,荣登四品批示佥事。

但现在,听到亲兵前来催拿贺表,俞咨皋那颗炽热的心,竟然垂垂熄冷了。

“以是,于可远看似是个小人物,凭他的才调,却无能成大事。”

俞白朝着思补斋外走。

“将胡部堂,父亲和戚叔的青词收起来,先不消了。纸笔你一并带走,交给于可远,让他写这份青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