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陆经审问,退路与前路[第4页/共6页]
陆经从椅子上站起来,坐到床边,望着昏倒中的谭云鹤,“人走了,就别装了,起来吧。”
青烟直接摊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大,大人,我,我如果招认,甚么都招,您可否饶了民女?”
想到这里,陆经心中便有了一番打算。
实在,于可远也拿不准,徐阶在这件事上,到底是如何的态度。
更何况,这账册出自季黎之手,谭云鹤凡是有点脑筋,都晓得左宝才和季黎是想干甚么,他们想着“法不责众”,想要破釜沉舟拼一把,谭云鹤不想见好就收,只能让仇敌如愿,一旦牵涉到严嵩严世蕃,必然结不结案。
他如果承认我是裕王爷的人,那我恐怕将成为弃子,成为徐阶向严嵩示好的一份大礼,左宝才和季黎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算被严嵩秋后算账,起码面前是保全了。通倭案大略要止在李孝先那边,这是严党的大获全胜。
陆经笑着道:“都和你讲了,打比方,只是打个比方罢了,并不是真的。你不过是落魄的艺伎,如何会摊上这些事呢?”笑得愈发驯良,眼底的酷寒仿佛从未呈现,“不过,你若真晓得些对案情有帮忙的,也无妨同我讲讲。”
这何尝不是为将来迈入宦途的一次严峻打赌。
“看模样,谭云鹤铁了心要将严党拖下水,左宝才和季黎也破罐子破摔,胡宗宪那一派属于旁观者,就算想禁止两边,也故意有力。眼下,必须禁止案情公判,等陈公公那边的复书。审案的这三方恐怕很难运作,只能找李孝先和那几个证人。”
陆经和两个锦衣卫站在床前,地上跪着阿谁叫青烟的艺伎。
出了书房,站在门外,陆经深吸一口气,喃喃道:
有退路,才气更好地寻觅前路。
谭云鹤昏倒的这几日,他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
“停滞我办差,不能向陈公公和皇上交代……看来,只能请陈公公向裕王施压了,这个谭云鹤,不管是死是活,都不能持续留在山东。他只会误事。”
知府衙门,东苑书房。
是啊,锦衣卫向来都只为皇上办事,办皇上的差。旁的事?哪怕裕王和景王下一刻就要被乱臣贼子杀了,只要皇上没叮咛,他们也毫不会多看一眼。
“动静应当是左宝才和季黎弄出来的,既然已经传到知府衙门,全部山东宦海,乃至北都城,恐怕都已传开了……或许,他们还上了奏疏。这类时候,徐阶的意义就很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