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本源,只在进德[第2页/共2页]
曾国藩对穆彰阿也能做到“饮水思源”。穆彰阿被罢斥后,曾国藩每过穆宅,总不免感慨一番。二十年后,曾国藩到差直属总督进步京陛见时,还特地拜访穆宅。
穆彰阿和曾国藩两人了解于戊戌年会考,两人也算有了师徒情义,以后常有来往。曾国藩有几分才调,对穆彰阿在鸦片战役中的民族投降主义政策非常奖饰,以是甚得穆彰阿的正视和赏识,到处遭到关照。道光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以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讨取招考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誊抄,亲身送往穆宅。这一次拜访仿佛成为曾国藩厥后飞黄腾达的起点。今后以后,曾国藩几近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五年以内从七品一跃而成为二品大员。
穆彰阿,字鹤舫,满洲镶蓝旗人,姓郭佳氏,翰林出身。他深得道光天子的信赖,是鸦片战役期间驰名的投降派。厥后有人批评穆彰阿说:他在朝为官二十年,爱才,也不大贪,就是脾气奸佞,老是喜好蒙蔽埋没一些东西。因其具有衡文之权,自嘉庆以来,前后主持过三次乡试,五次会试。统统的会试、殿试、朝考,没有一年不是考官之一的。国史、玉牒、实录诸馆,都是主考官。正因为如此便利其收罗翅膀,培植亲信,遂致“弟子故吏遍于中外,着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而对于不附于己者,则死力加以架空。
素怀平治天下之志的曾国藩在京为官时,在宦途上的生长是非常一帆风顺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验,过七年即超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过两年又升授礼部右侍郎,并于而后四年当中遍兼并兵、工、刑、吏各部侍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他的经历能够用“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来描述。窜改如此之快,连他本身都感到不测。
不管古今,只要尊敬内心的实在感受才气完美内涵的品德修为。做本身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才气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