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谋逆加紧[第1页/共4页]
如果胜利,他是个大伯父,而政老二却成了娘娘生父。明显是他担了最大的风险,最后得最大好处的倒是政老二,凭甚么?他现在甚么都不干是一等将军,冒风险干了有两个成果,一是失利丢掉性命,二是胜利帮忙政老二当上国丈,更压他一头。
而事件配角徒元康和徒元丰说就开弓没有转头箭,而那些在江南蒙受丧失的人家也有人贪这从龙之功并且报负寡恩之君徒元义。
贤人,他何时回京都了?不是说御驾尚在徐州吗?
“周将军,我等并非要做了大不敬伤及……那位性命之事。” 孙敬良的女儿是廉亲王的侧妃,现已育有一子,老贤人当初确有培养廉亲王的意义,当时还是吏部侍郎的孙敬良才上了廉亲王的船。
但是当老贤人俄然传位于七皇子时,他已经下不了船了,近年来,他固然是吏部尚书,但是权力被架空了大半,而他也不得不谨小慎微。本来他还生出去官自保的设法,但是女儿外孙和儿子们均是抽不了身的,只要留下来。
周显川带着忠贤亲王的亲卫骑着快马回西营,官道上小灰尘漫天。俄然,嗖嗖两声,两支箭劈面飞来,一支射向他,一支射向忠贤亲王的亲卫。周显川忙向后一仰,只觉箭羽带着罡风从他脸的上方掠过,刮得他的脸颊生疼。
说时迟当时快,徒元义举弓搭箭,双箭齐发,嗖嗖两声,周显川觉得贤人是要射他们一人一箭,却只觉罡风从他身边飞过,听得身后啊一声惨叫。
吏部尚书孙敬良劝说周显川,周显川说:“孙大人,你是晓得的,我受忠贤亲王提携之恩,也受老贤人知遇之恩,但只要老贤人和亲王如有危难,下官万死不辞。但是君臣之礼倒是不得不守,现在贤人的事非功过也不是下官能够置喙的。”
周显川回京议事都是奥妙停止的,在西营中另有亲信先粉饰着,按理他身有要职,不能遭到宗室的一封密信就扔下职务回京里的,何况是议这等事。
而他腰悬天子宝剑,手中正握着一把黄金弓,十名锦衣卫和四名西厂寺人护随厥后。
后被忠贤亲王保举参军,累功劳资格到现在做到了京都禁卫军西营批示使。
贾母看向贾琏,心中固然一想到元春封妃就镇静,但是想到当初义忠亲王和他一党的人的了局也不免胆怯,贾政也不由腿软畏缩。
……
……
周显川道:“罪臣无话可说。还请贤人瞧在罪臣以往还微有功绩,留罪臣妻儿性命。”
说着拔出剑来,往脖子抹去,徒元义长剑剑鞘挥出,缓慢打在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