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禹治水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第1页/共3页]

舜自从在朝以后,每隔五年,便到天下各地巡查一次。走到那里便将本身的理念推行到那里,所到之处,不管是诸侯还是百姓都被他的高贵风致和仁德所感化,社会1℃1℃1℃1℃,民风日新。

帝舜祭告结束,仰天大笑,扬长下山而去。

东岳泰山乃是中原第一山,为五岳之首,暮年黄帝就曾经登泰山封禅,帝尧也到泰山来过,大禹治水时,与兄弟们也登临过。

大禹遭到了泛博百姓和天下诸侯的恋慕和拥戴,都视大禹为神,以大禹的身高着为标准标准,称为一丈,把大禹的声音当作五音的基准,即“宫、商、角、徵、羽”。有了难处,便找大禹帮手,有了胶葛便找大禹调度,有了好东西也不忘了进献一份给大禹。

登上了泰山极,随行的人摆好了祭台,帝舜沐浴换衣,净手焚香。祭告曰:“虞舜本是一介村夫,蒙帝尧发于畎亩当中,委以重担,又将天子之位禅让与舜。又蒙众位贤臣帮手,拱手而治。天下腐败,万民乐业,中原一体,遐迩归王。

帝舜为人至孝,直而温,寒而不栗,刚而不虚,简而不傲,好问而察远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而用于民。

今夏伯大禹仁德,治水功盖中原,天下归心。舜已禅让天子位与大禹,特祭告于六合神明。舜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上无愧于炎黄、帝尧,下无愧于天下百姓,今卸去天子重担,今后周游天下,遍访仙山去也!”

帝舜长于用礼乐来化育诸侯和百姓,设立黉舍,教人后辈读书,知廉耻,懂孝道,明谦逊。舜还发明了五弦琴,并且用音乐感化众生。

帝舜的祖上是有虞氏,姓妫。自幼丧母,盲父与继母的品德又非常低下。从受尽了继母的虐待与盲父的吵架,在磨难中长大。但是舜不但不记恨父母,反而对父母孝敬倍加,是远近出了名的孝子。

封禅泰山以后,再顺道巡查南边,要一向到苍梧之野。归期不定,或许一年半载,或许三年五载,你等尽管办好国度的事,朝廷的事,不必盼我返来。”大禹等只好拱手称是。

皋陶、后稷、伯益、勾股、九章等众大臣齐声应诺,道:“请天子放心,我等众大臣必然经心全意拥戴大禹。办好国度的事、朝廷的事。”

大禹又问道:“不知天子外巡要带多少人马?”

帝舜道:“我不需求带人马,轻车简从,只带几个平常的随行职员足矣。也不给沿路百姓和诸侯添费事,添承担。

帝舜“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就是在器物之上画出五种科罚的形状,以起到预先鉴戒百姓的感化。用放逐代替肉刑,并且严惩那些屡教不改之徒。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